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--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

智能配电网络监测终端的设计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8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9-12页
     ·我国配电网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·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定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第10页
     ·配电变压器监测的重要性第10-12页
   ·国内外配电监测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电测量技术的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配电监测终端的应用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配电监测终端的发展趋势第14-15页
   ·课题提出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6-18页
第二章 系统总体设计第18-24页
   ·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·配变监测系统工作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·配电监测终端设计需求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设计目标第20页
     ·功能需求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性能参数第21-22页
   ·配电监测终端总体方案第22-24页
第三章 主控电路设计与实现第24-37页
   ·主控板总体结构第24页
   ·主控模块电路设计第24-27页
     ·AT91SAM7S256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铁电存储器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总线扩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串口扩展第27页
   ·开关量检测与控制模块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开关量采集电路第28页
     ·开关控制电路第28-29页
   ·人机交互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按键控制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显示部分第30-31页
   ·通讯模块第31-32页
     ·RS485通讯第31-32页
     ·GPRS通讯第32页
   ·电源模块第32-34页
   ·硬件抗干扰设计第34-37页
     ·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措施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第35页
     ·PCB抗干扰设计第35-37页
第四章 电能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7-50页
   ·电能表模块总体结构第37页
   ·三相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B第37-44页
     ·ATT7022B性能简介第37-38页
     ·ATT7022B引脚描述第38-39页
     ·ATT7022B功能概述第39-40页
     ·ATT7022B数据处理原理第40-43页
     ·ATT7022B软件校表原理第43-44页
   ·交流信号转换电路第44-46页
     ·电流采样输入方案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电压采样输入方案第45页
     ·抗混叠滤波器第45-46页
   ·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第46-47页
   ·表模块硬件抗干扰措施第47-50页
     ·表模块与外部接口的抗干扰措施第47-48页
     ·SPI接口抗干扰措施第48页
     ·其他信号线抗干扰措施第48页
     ·表模块的PCB设计第48-50页
第五章 系统软件设计第50-67页
   ·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50页
   ·表模块串行通信协议设计第50-54页
     ·串行通信协议的总体设计思想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应用层协议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数据链路层协议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异步串行通信协议第54页
   ·单片机部分程序设计第54-62页
     ·主程序及中断程序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·表模块初始化程序第56页
     ·ATT7022B复位程序第56-58页
     ·SPI通讯程序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参数采集程序及计量数据发送程序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校准程序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·Flash读写程序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·计算机软件校表平台的设计第62-67页
     ·总体设计思想第62-63页
     ·串口通讯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界面设计第64-67页
第六章 系统性能测试第67-77页
   ·系统精度修正第67-69页
   ·电磁兼容测试第69-74页
     ·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第69-70页
     ·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第70-72页
     ·浪涌(冲击)抗扰度试验第72页
     ·阻尼振荡抗扰度试验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第73页
     ·电压暂降、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第73-74页
     ·电磁抗扰度试验小结第74页
   ·高低温环境测试第74-77页
第七章 结果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·本课题取得的成果第77页
   ·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77-79页
附录第79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6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CN网的白山网通网络派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胃灵1号冲剂对胃癌前病变Bax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