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页 |
第一章 陈大齐对孔子思想的研究 | 第7-26页 |
第一节 “仁义合一主义”——孔子思想的恒广价值所在 | 第7-11页 |
第二节 “体常而尽变”——“仁义合一”的另一解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“义”为孔子学说“中心的中心” | 第13-16页 |
第四节 孔子“一以贯之”是“义”吗 | 第16-22页 |
第五节 孔子的知论与孙中山“知难行易”说的比较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陈大齐对孟子“仁义”与荀子“礼义”思想的研究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对孟子“仁义”思想的研究 | 第26-31页 |
第二节 对荀子“礼义”思想的研究 | 第31-33页 |
第三节 孟荀二子所说“义”之不同及二者分歧产生的原因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陈大齐对孔孟荀人性论的研究 | 第34-37页 |
引言:孔子的人性观 | 第34页 |
第一节 “性”之为何物以及由此产生的三个问题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孟荀人性论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陈大齐对孟荀名理思想的研究 | 第37-42页 |
第一节 孟子名理思想的贡献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对荀子名学思想的研究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5页 |
附录:陈大齐年表 | 第45-4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后记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