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OA的光分组交换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5页 |
·高性能计算机与高速互连网络 | 第11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贡献 | 第15-17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光交换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| 第18-31页 |
·光波长交换(OCS)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光突发交换(OBS)技术 | 第19-21页 |
·光突发交换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| 第20页 |
·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光突发交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21页 |
·光分组交换(OPS)技术 | 第21-24页 |
·光分组交换原理及特点 | 第21-22页 |
·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 | 第22-24页 |
·光分组交换技术研究现状 | 第24页 |
·光交换网络的冲突解决技术 | 第24-29页 |
·光缓存 | 第25-27页 |
·偏射路由 | 第27-29页 |
·三种交换技术的对比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光交换器件技术发展与研究 | 第31-39页 |
·基于SOA的光交换技术 | 第31-35页 |
·SOA的功能与应用 | 第31-34页 |
·SOA技术发展现状 | 第34-35页 |
·SOA作为光交换器件的优势 | 第35页 |
·基于VOA的光交换技术 | 第35-37页 |
·VOA的功能与应用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VOA的光交换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| 第36-37页 |
·全息光交换技术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基于SOA的自偏置榕树网络光分组交换结构 | 第39-50页 |
·基于SOA光分组交换网络研究现状 | 第39-42页 |
·OSMOSIS系统 | 第39-40页 |
·Data-vortex系统 | 第40-42页 |
·一种基于SOA的4×4光交换节点设计 | 第42-45页 |
·基于SOA的自偏置榕树网络结构模型 | 第45-50页 |
·SSDB拓扑结构 | 第46-47页 |
·SSDB结构的编码寻址方式 | 第47-48页 |
·SSDB结构与Data-vortex结构的对比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SSDB分组交换结构模型的模拟与分析 | 第50-58页 |
·OMNET++网络模拟器 | 第50-52页 |
·OMNET++结构 | 第50-51页 |
·OMNET++中的简单模块 | 第51-52页 |
·SSDB结构模型描述 | 第52-53页 |
·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对SSDB系统的改进与模拟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·已完成工作 | 第58页 |
·下一步工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