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西三叠系灰岩岩体的REV及强度参数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7页 |
§1.1 引言 | 第16-17页 |
§1.2 国内外强度参数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§1.3 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连续介质数值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非连续介质数值方法 | 第22-23页 |
§1.4 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REV的研究概述 | 第23-25页 |
§1.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鄂西三叠系灰岩岩体地质特征 | 第27-36页 |
§2.1 引言 | 第27-29页 |
§2.2 区域地貌特征 | 第29-30页 |
§2.3 区域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 | 第30-32页 |
·区域地层岩性 | 第30-31页 |
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| 第31-32页 |
§2.4 结构面形态特征 | 第32-36页 |
·研究区内结构面形态、规模预测 | 第32-33页 |
·典型工程区的结构面形态特征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结构面网络随机模拟 | 第36-55页 |
§3.1 常用随机变量概率分布 | 第36-39页 |
·离散型随机变量及泊松分布 | 第36-37页 |
·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常用的概率分布 | 第37-39页 |
§3.2 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| 第39-43页 |
·[0,1]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的产生 | 第39-40页 |
·几种常用的连续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| 第40-43页 |
§3.3 岩体中结构面网络模拟生成 | 第43-48页 |
·结构面的几何形态模型 | 第43-45页 |
·结构面的几何要素模型 | 第45-47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47页 |
·结构面网络模拟的一般步骤 | 第47-48页 |
§3.4 拟讨论的几个关键问题 | 第48-55页 |
·最佳测线长度的确定 | 第48-50页 |
·迹长的估算 | 第50-55页 |
第四章 基于结构面网络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剖分 | 第55-61页 |
§4.1 引言 | 第55-56页 |
§4.2 有限元计算网格的生成 | 第56-61页 |
·力学计算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步骤 | 第56页 |
·单连通域准备 | 第56-58页 |
·网格剖分 | 第58页 |
·结构面单元的生成 | 第58-61页 |
第五章 岩体REV及强度参数的数值试验 | 第61-66页 |
§5.1 引言 | 第61-62页 |
§5.2 计算机数值试验计算强度参数的思路 | 第62-64页 |
·参数计算的原理 | 第62-63页 |
·计算机数值试验的思路 | 第63-64页 |
§5.3 计算机数值试验的实施 | 第64-66页 |
·试件的获得 | 第64页 |
·完整岩块和结构面的力学参数取值 | 第64-65页 |
·计算机数值试验过程的实施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析 | 第66-77页 |
§6.1 工程概况 | 第66页 |
§6.2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| 第66-67页 |
§6.3 结构面形态特性 | 第67页 |
§6.4 岩体的等效强度指标特性及尺寸效应 | 第67-77页 |
·分析模型(试件获取) | 第67-70页 |
·试件的材料参数取值 | 第70页 |
·岩体的REV及强度参数计算 | 第70-7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§7.1 结论 | 第77-78页 |
§7.2 展望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