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
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7-12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(二)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二、概念解析 | 第12-17页 |
(一) 通识教育概念 | 第12-13页 |
(二) 我国通识教育的历史沿革 | 第13-15页 |
(三) 通识教育特性 | 第15-17页 |
三、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动力 | 第17-23页 |
(一) 知识经济时代 | 第17-18页 |
(二) 人的全面发展 | 第18-19页 |
(三) 大众化进程 | 第19-20页 |
(四) 社会终生学习化 | 第20-21页 |
(五) 岗位频繁变迁 | 第21-23页 |
四、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1页 |
(一) 概念与目标定位不明确 | 第23-25页 |
(二) 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 | 第25-27页 |
(三)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模糊 | 第27-28页 |
(四) 忽视人性发展的自由空间 | 第28-29页 |
(五) 缺少创新意识 | 第29-31页 |
五、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对策 | 第31-42页 |
(一) 更新教育观念 | 第31-34页 |
(二) 改革课程设置的目标取向 | 第34-38页 |
(三)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| 第38-39页 |
(四)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| 第39-41页 |
(五) 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| 第41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7-49页 |
Abstract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