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犯罪学论文

我国村官职务犯罪及其防范机制的完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还存在的不足第12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可能的创新点第15-16页
第2章 我国村官职务犯罪的现状分析第16-25页
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第18-22页
  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区域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的主体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犯罪的手法特征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犯罪的动机特征第22页
     ·犯罪的性质特征第22页
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大案、要案、串、窜案增多第23页
     ·伴随出现暴力犯罪现象第23页
     ·单个个体作案次数增多第23页
     ·土地交易成为村官职务犯罪高发领域第23页
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的不良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 ·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第23页
     ·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阻碍各项政策在农村的执行第24页
     ·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第24-25页
第3章 我国村官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第25-32页
   ·村官职务犯罪主观成因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部分村官素质不高,民主意识淡薄第25页
     ·法律知识贫乏,法律意识淡漠第25页
     ·个体心理和具体认知失衡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思想教育和主观世界改造的不足第26页
   ·村官职务犯罪的客观成因第26-32页
     ·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制度层面的原因第27-32页
第4章 我国村官职务犯罪防范取得的成果与不足第32-34页
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防范取得的初步成果第32页
     ·提出并加强了村官审计第32页
     ·在战略上实现“三大转向”第32页
     ·提高了村官的待遇第32页
   ·我国村官职务犯罪防范存在的不足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村官审计还存在不足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村官监督仍然不到位第33-34页
第5章 我国村官职务犯罪防范机制的完善第34-38页
   ·村官教育机制的完善第34页
     ·抓好政治教育,消除犯罪内因第34页
     ·抓好警示教育,遏制犯罪动因第34页
     ·加强价值观引导,消除犯罪动机第34页
     ·加强法制教育,增强法律意识第34页
   ·村官任用机制的完善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健全干部任用机制,严把入口关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村级财务人员实行聘任制第35页
     ·尽快出台《村民委员会选举法》第35页
     ·健全村级干部民主选举制度第35-36页
   ·村官监督机制的完善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第36页
     ·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第36页
     ·强化村务内部监督第36页
     ·强化上级监督第36-37页
   ·村官保障机制的完善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37页
     ·建立合理的村官收入机制第37页
     ·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第37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 一、主要的研究结论第38页
 二、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致谢第41-42页
个人简历第42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灰色关联度的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基于ASP技术与模糊评价的图书馆管理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