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”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| 第12-18页 |
·“刑事政策”界定 | 第12-14页 |
·“宽严相济”解读 | 第14-16页 |
·“宽”的含义探求 | 第14-15页 |
·“严”的含义探求 | 第15-16页 |
·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| 第16页 |
·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| 第16-17页 |
·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有利于立法宗旨的实现 | 第17页 |
·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有利于获得刑罚效果的最大化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从立法层面上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| 第18-22页 |
·“宽”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体现 | 第18-19页 |
·“严”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体现 | 第19-22页 |
·“严”在刑法典的体现 | 第19-20页 |
·“严”在刑法修正案的体现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从司法层面上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| 第22-29页 |
·宽严相济在实体中的体现 | 第22-25页 |
·定罪上的实现 | 第22-23页 |
·量刑上的实现 | 第23-24页 |
·行刑上的实现 | 第24-25页 |
·宽严相济在司法程序上的体现 | 第25-29页 |
·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 | 第26-27页 |
·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适用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、司法建议 | 第29-39页 |
·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建议 | 第29-34页 |
·主刑的完善 | 第29-30页 |
·附加刑的完善 | 第30-31页 |
·行刑制度的完善 | 第31-34页 |
·进一步贯彻宽严相继刑事政策的司法建议 | 第34-39页 |
·把恢复性司法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补充模式 | 第35-36页 |
·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| 第36-37页 |
·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完善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后记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