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引言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论文的背景 | 第8-9页 |
| 1.两类损失函数应用的时代背景 | 第8页 |
| 2.田口的质量损失观点 | 第8-9页 |
| 第二章 预备知识 | 第9-12页 |
| 1 几个基本概念 | 第9-10页 |
| 2. 应用积分方法证明过程用到的分析和概率中的公式和性质 | 第10页 |
| 3 两类损失函数参数设计中几个图象 | 第10-12页 |
| 第三章 两类损失函数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| 1. 对称性的损失函数 | 第12-13页 |
| 2. 非对称性的损失函数 | 第13-14页 |
| 第四章 两类损失函数的质量水平 | 第14-15页 |
| 1. 对称性的质量损失函数的质量水平 | 第14-15页 |
| 2. 非对称性的质量损失函数的质量水平 | 第15页 |
| 第五章 两类损失函数的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 | 第15-18页 |
| 1. 引言 | 第15-16页 |
| 2. 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 | 第16-18页 |
| 第六章 两类损失函数的参数设计 | 第18-24页 |
| 1 正态总体的质量水平 | 第18-20页 |
| 2 正态总体下的两个重要结论 | 第20-22页 |
| 3. 正态总体的参数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结语 | 第24-2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5-27页 |
| 后记 | 第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