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stract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| 第8-18页 |
·选题来源及意义 | 第8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8-16页 |
·岩石的压缩与破裂 | 第8-13页 |
·岩石的回弹与破裂 | 第13-16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及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完成工作量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| 第18-26页 |
·构造特征及演化 | 第18-20页 |
·中晚元古代坳拉谷阶段 | 第18页 |
·早古生代浅海台地阶段 | 第18页 |
·晚古生代滨海平原阶段 | 第18页 |
·中生代内陆盆地阶段 | 第18-20页 |
·新生代周边断陷阶段 | 第20页 |
·地层与沉积特征 | 第20-23页 |
·石炭系上统本溪组 | 第21页 |
·二叠系下统太原组 | 第21-22页 |
·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| 第22-23页 |
·二叠系中统石盒子组 | 第23页 |
·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 | 第23页 |
·上古生界烃源岩、储层、盖层 | 第23-26页 |
·烃源岩 | 第23-24页 |
·储集层 | 第24-25页 |
·盖层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岩石压缩、回弹与破裂实验及裂缝形成特点的初步分析 | 第26-53页 |
·岩石压缩、回弹与破裂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26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6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7-49页 |
·粗砂岩压缩、回弹与破裂实验结果 | 第30-32页 |
·中砂岩压缩、回弹与破裂实验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细砂岩压缩、回弹与破裂实验结果 | 第34-37页 |
·泥岩压缩、回弹与破裂实验结果 | 第37-39页 |
·砂、泥岩压缩、回弹特征比较 | 第39-45页 |
·不同结构岩石破裂强度比较 | 第45-49页 |
·裂缝形成特点的初步分析 | 第49-53页 |
第四章 砂、泥岩裂缝特征及其对砂岩含气性的影响 | 第53-82页 |
·砂、泥岩裂缝特征 | 第53-65页 |
·泥岩裂缝特征 | 第53-58页 |
·砂岩裂缝特征 | 第58-61页 |
·砂、泥岩界面裂缝特征 | 第61-65页 |
·裂缝对砂岩含气性的影响 | 第65-82页 |
·气测全烃值高的薄层砂岩的含气特征 | 第69-70页 |
·气测全烃值高的砂体上边界的含气特征 | 第70页 |
·气测全烃值高的砂体下边界的含气特征 | 第70-82页 |
主要认识及建议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