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 | 第10-22页 |
·商事信用概述 | 第10-16页 |
·信用的涵义和性质 | 第10-12页 |
·商事信用的概念与性质 | 第12-14页 |
·商事信用的法律属性 | 第14-16页 |
·商事信用的法律特征 | 第16-18页 |
·商事信用的法律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信用与名誉和商誉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| 第17-18页 |
·商事信用的范围 | 第18-22页 |
·企业信用 | 第19-20页 |
·消费信用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我国商事信用立法基础之现状分析 | 第22-32页 |
·我国商事信用的相关立法背景 | 第22-25页 |
·商事信用体系相关制度的法律缺位 | 第25-29页 |
·发展我国信用征信系统的法律障碍 | 第25-28页 |
·我国资信评级业立法的空白 | 第28-29页 |
·我国商事信用法律理念基础的缺失 | 第29-30页 |
·构建我国商事信用法律体系的思路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商事信用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 | 第32-40页 |
·信用权与商事信用权 | 第32-33页 |
·商事信用权法律保护体系的建立 | 第33-38页 |
·商事信用权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| 第33-35页 |
·商事信用权制度构建的基础 | 第35-36页 |
·商事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| 第36-38页 |
·商事信用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延伸 | 第38-40页 |
·被评估主体的义务 | 第38页 |
·失信惩戒的法律责任应当加重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商事信用基础运作制度法律体系的构建 | 第40-51页 |
·商事信用征信制度法律问题 | 第40-48页 |
·商事信用评估的法律主体:征信机构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·商事信用征信相关法律关系 | 第41-45页 |
·征信机构建立的法律规制 | 第45-48页 |
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| 第48-49页 |
·商事信用监管模式的探讨:职能部门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商事信用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| 第51-67页 |
·制定《消费信用法》 | 第51-56页 |
·消费信用法的职能 | 第52-53页 |
·消费信用法的内容和立法体例 | 第53-55页 |
·我国消费信用的立法建议 | 第55-56页 |
·公司法方面:完善商誉出资制度 | 第56-61页 |
·商誉的性质及其与出资标的之法律标准的对照 | 第57-59页 |
·商誉出资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及补救 | 第59-61页 |
·破产法方面:建立和完善商自然人破产制度 | 第61-62页 |
·担保法方面: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| 第62-63页 |
·保险法方面: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的完善 | 第63-67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基本制度选择 | 第64-65页 |
·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| 第65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