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机论文--微电机论文--控制用微电机论文--伺服电机论文

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PIC控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绪论第8-13页
   ·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发展第8-9页
   ·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-11页
     ·电动机数学模型分析方法的发展第9页
     ·现代控制理论的引入第9-10页
     ·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第10页
     ·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技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现代逆变器技术的发展第11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1-13页
2 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简介第13-19页
   ·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·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14-15页
   ·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转子位置检测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增量式编码器第16页
     ·转子磁极的检测第16页
   ·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器的选择第16-17页
   ·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矢量控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PWM 控制第18-19页
3 微处理器 PIC16F877 简介第19-27页
   ·PIC16F877 概论第19-20页
   ·PIC16F877 的特点与结构第20-22页
     ·PIC16F877 的主要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PIC16F877 的结构第21-22页
   ·本系统涉及的PIC16F877 芯片的相关模块功能介绍第22-24页
     ·SPI 串行通信模块第22-24页
     ·中断系统第24页
   ·基于PIC16F877 的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控制策略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示意图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框图第25-27页
4 基于 IRMCK201 的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7-54页
   ·系统控制电路第28-37页
     ·IRMCK201 概述第28-30页
     ·IRMCK201 的主要特征与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·IC 晶体时钟电路的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系统PLL 锁相环时钟电路的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与PIC16F877 开发板接口电路的设计第33页
     ·位置反馈电路的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·六路光电耦合隔离电路的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·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第38-46页
     ·IPM 简介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单电源供电智能功率模块IRAM510UP60A 主要外围电路的设计第42-46页
   ·控制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原理图及硬件装置实物照片第46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洛沙坦对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异构信息源集成中本体的自动映射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