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22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9页 |
| ·结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20页 |
| ·油田结垢现场调研 | 第10页 |
| ·油田结垢机理研究 | 第10-14页 |
| ·油田防垢方法概述 | 第14-15页 |
| ·防垢剂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防垢剂地层预置技术 | 第18-20页 |
| ·腐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20-22页 |
| ·油水井腐蚀原因分析 | 第20页 |
| ·油水井腐蚀的类型及机理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江苏油田庄2区块结垢腐蚀工况及趋势预测 | 第22-32页 |
| ·江苏油田庄2区块的结垢概况 | 第22-27页 |
| ·庄2区块油藏特征 | 第22-23页 |
| ·庄2区块结垢调查 | 第23-25页 |
| ·庄2区块腐蚀工况及原因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目标区块结垢趋势预测及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结垢预测软件简介 | 第27-28页 |
| ·结垢趋势预测及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第三章 防垢剂筛选及适应性实验研究 | 第32-41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32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2页 |
| ·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32-35页 |
| ·防垢剂与地层水配伍性实验 | 第33页 |
| ·静态防垢率实验 | 第33页 |
| ·动态最低有效防垢浓度(MIC)实验 | 第33-34页 |
| ·防垢剂吸附—解吸性能实验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·防垢剂与地层水配伍性实验 | 第35-37页 |
| ·静态防垢率实验 | 第37-38页 |
| ·动态最低有效防垢浓度(MIC)实验 | 第38-39页 |
| ·防垢剂吸附—解吸性能实验 | 第39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防垢剂与防腐剂的匹配性实验研究 | 第41-52页 |
| ·实验方法研究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1页 |
| ·配伍性实验 | 第42-46页 |
| ·防腐剂与防垢剂复配后防垢效果的实验 | 第46-47页 |
| ·防垢剂与防腐剂复配后防腐效果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0页 |
| ·防腐剂对防垢剂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五章 防垢剂地层预置和防腐剂投放工艺 | 第52-63页 |
| ·防垢剂地层预置技术 | 第52-54页 |
| ·防垢剂地层预置(挤注)工艺设计 | 第52-53页 |
| ·防垢剂地层预置工艺流程 | 第53页 |
| ·防垢效果监测方案 | 第53-54页 |
| ·防垢剂地层预置技术先导试验及效果分析 | 第54-60页 |
| ·庄2-29井 | 第54-56页 |
| ·庄2-15井 | 第56-58页 |
| ·庄2-19井 | 第58-60页 |
| ·防垢和防腐复合应用 | 第60-62页 |
| ·防腐剂的投放 | 第60-61页 |
| ·施工方案设计 | 第61-62页 |
| 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结论 | 第63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附录 | 第70-72页 |
| 附录A EDTA(用Na2H2Y表示)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| 第70-71页 |
| 附录B EDTA滴定法测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