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0 前言 | 第10-12页 |
1 综述 | 第12-23页 |
·蓝藻溶血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菌系 | 第14-15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 | 第15-16页 |
·溶血素溶血机制的研究 | 第16-21页 |
·成孔蛋白 | 第17-18页 |
·去污剂效应 | 第18-20页 |
·磷脂酶活性 | 第20-21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1-23页 |
2 不同理化条件对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3-30页 |
·前言 | 第2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4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WT 菌株的培养 | 第24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的粗提 | 第24页 |
·透析袋的预处理 | 第24-25页 |
·兔子血红细胞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溶血活性(Hemolytic activity,HA)的测定 | 第25页 |
·温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光照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化学试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温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光照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化学试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讨论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6803 溶血素理化特性的研究 | 第30-41页 |
·前言 | 第3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0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1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WT 菌株的培养 | 第31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的粗提 | 第31页 |
·兔子血红细胞的制备 | 第31页 |
·溶血活性的测定 | 第31页 |
·不同反应温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不同pH 值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不同溶血素浓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血红蛋白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氧化剂和还原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不同金属离子和螯合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不同反应温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不同pH 值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溶血素浓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血红蛋白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氧化剂和还原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金属离子和EDTA 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4 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对血红细胞的作用研究 | 第41-53页 |
·前言 | 第4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1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2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2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WT 菌株的培养 | 第42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的粗提 | 第42页 |
·实验动物血红细胞的制备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动物血红细胞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敏感性的测定 | 第43页 |
·膜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集胞藻6803 溶血素与血红细胞的结合作用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血红细胞浓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渗透保护实验 | 第44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不同动物血红细胞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敏感性的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膜脂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集胞藻6803 溶血素与血红细胞的结合作用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血红细胞浓度对集胞藻6803 溶血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渗透保护实验 | 第49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作用下兔血红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 | 第53-62页 |
·前言 | 第53-5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4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5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4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WT 菌株的培养 | 第54页 |
·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. PCC 6803 溶血素的粗提 | 第54页 |
·兔子血红细胞的制备 | 第54-55页 |
·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5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 | 第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5-58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 | 第58-59页 |
·讨论 | 第59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已发表的文章有 | 第71页 |
待发表文章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