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·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| 第12-17页 |
·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| 第12页 |
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7页 |
·三种贻贝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·分类地位和起源分布 | 第17-18页 |
·外部形态特征 | 第18页 |
·生态习性 | 第18-19页 |
·生长发育 | 第1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三种贻贝群体形态学研究 | 第23-44页 |
·前言 | 第23-24页 |
·紫贻贝群体形态学研究 | 第24-3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结果 | 第26-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2页 |
·翡翠贻贝群体形态学研究 | 第32-3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 | 第33-36页 |
·讨论 | 第36-39页 |
·厚壳贻贝群体形态学研究 | 第39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结果 | 第40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三种贻贝群体遗传学研究 | 第44-81页 |
·前言 | 第44-45页 |
·紫贻贝群体遗传学研究 | 第45-5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结果 | 第49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9页 |
·翡翠贻贝群体遗传学研究 | 第59-7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 | 第60-67页 |
·讨论 | 第67-70页 |
·厚壳贻贝群体遗传学研究 | 第70-8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0-71页 |
·结果 | 第71-78页 |
·讨论 | 第78-81页 |
第四章 紫贻贝双单亲遗传研究 | 第81-95页 |
·前言 | 第81-8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82-8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82-8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8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84页 |
·结果 | 第84-91页 |
·核苷酸组成分析 | 第84-85页 |
·群体间及M 型和F 型间的遗传分化 | 第85-88页 |
·核苷酸替代速率比较和两类型间分化时间 | 第88-91页 |
·讨论 | 第91-95页 |
·核苷酸组成分析 | 第91-92页 |
·群体间及M 型和F 型间的遗传分化比较分析 | 第92-95页 |
第五章 基于线粒体 COI 与16S rRNA 序列探讨贻贝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| 第95-106页 |
·前言 | 第95-9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96-9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9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6-98页 |
·结果 | 第98-104页 |
·DNA 序列组成及变异 | 第98-99页 |
·遗传分化 | 第99-100页 |
·系统发育分析 | 第100-104页 |
·讨论 | 第104-106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-122页 |
在学期间完成及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