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M的嵌入式网络打印适配器的研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打印机介绍 | 第8页 |
·网络打印方式 | 第8-10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0-12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基于ARM 的嵌入式系统 | 第13-25页 |
·硬件设计 | 第13-20页 |
·整体设计方案 | 第13-14页 |
·ARM 处理器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LPC2290 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电源模块 | 第16-17页 |
·液晶驱动模块 | 第17-18页 |
·触摸屏控制模块 | 第18页 |
·以太网模块 | 第18-19页 |
·USB 模块 | 第19-20页 |
·软件设计 | 第20-25页 |
·嵌入式操作系统 | 第20-22页 |
·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 | 第22页 |
·ARM ADS 集成开发工具 | 第22-24页 |
·JTAG 调试接口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USB 通信模块设计 | 第25-47页 |
·USB 总线技术 | 第25-36页 |
·USB 系统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USB 的拓扑结构 | 第26页 |
·USB 的电气特性 | 第26-27页 |
·USB 数据传输类型 | 第27-28页 |
·USB 数据通信结构 | 第28-31页 |
·USB 描述符 | 第31-33页 |
·USB 设备请求命令格式 | 第33-34页 |
·USB 标准设备请求命令 | 第34-35页 |
·USB 设备枚举过程 | 第35-36页 |
·USB 模块的开发 | 第36-47页 |
·ISP1161A1 寄存器的读写 | 第37页 |
·缓冲区分区 | 第37-38页 |
·PTD 数据结构 | 第38-39页 |
·缓冲区的数据传输 | 第39-40页 |
·传输描述符链表 | 第40页 |
·标准设备请求命令 | 第40-41页 |
·设备的识别过程 | 第41-42页 |
·设备类驱动 | 第42-45页 |
·打印机设备类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打印机语言转换 | 第47-64页 |
·打印机语言概述 | 第47-52页 |
·POSTSCRIPT 语言 | 第47-48页 |
·PCL 语言 | 第48-52页 |
·文件转换 | 第52-64页 |
·文本转换 | 第52-55页 |
·图像转换 | 第55-62页 |
·通用转换方法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图形界面开发 | 第64-68页 |
·MINIGUI 图形界面 | 第64-66页 |
·简介 | 第64页 |
·打印适配器图形界面 | 第64-66页 |
·上位机软件 | 第66-68页 |
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4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68-72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72页 |
·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5页 |
致 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6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