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成因论文

新疆阿尔泰西北部布尔津—哈巴河地区地质演化及成矿潜力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引言第11-20页
   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·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历史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、创新点及研究思路第16-18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·实物工作量第19-20页
第2章 区域地质第20-64页
   ·地层第20-25页
     ·震旦-寒武系第22页
     ·泥盆系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新近系第24-25页
   ·侵入岩第25-36页
     ·海流滩构造岩浆带第25-31页
     ·塔什布拉克构造岩浆带第31-36页
   ·火山岩和火山沉积盆地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岩石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火山活动的构造环境第38-39页
   ·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第39-58页
     ·喀纳斯-白哈巴变质地带第39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变质地带和海西变质地带第39-58页
       ·岩石学、岩石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·变质相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变质期次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·变质作用温压计算第52-58页
   ·构造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大地构造位置第58页
     ·主要构造形迹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构造变形序列第60页
   ·区域地质发展史第60-64页
第3章 区域地球物理与区域地球化学第64-68页
   ·区域地球物理第64页
   ·区域地球化学第64-68页
第4章 区域矿产特征第68-75页
   ·昆贵铜矿及北阿克布拉克铜矿点第68-69页
   ·阿克吐拜克金矿第69-70页
   ·库须根蓝晶石矿点第70-71页
   ·阿克海哈勒金矿点第71-72页
   ·杰别特铜矿点第72-75页
第5章 矿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第75-79页
   ·研究区北部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第75-76页
   ·研究区南部库根断裂带两侧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第76-79页
第6章 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第79-100页
   ·成矿规律、成矿系统与本论文研究重点第79页
   ·研究区矿源层的多来源特性第79-84页
     ·多拉纳萨依金矿矿源层研究第79-80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地层的元素分布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·地层中元素含量差异的起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·研究区地层元素含量特征第81-83页
     ·金的多来源——研究区矿源层的显著特点第83-84页
   ·矿床空间分布的构造控制规律第84-97页
     ·矿床空间分布特点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变质叠加——北西-南东向构造控制规律的本质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·库须根蓝晶石矿点解剖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·变质叠加的地质学证据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·变质叠加的同位素和其他定量证据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·变质叠加作用的成矿意义及对矿床空间分布的控制第89-90页
     ·两类不同性质的南北向构造不相容性及不同控矿特性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区域性南北向构造成因及控矿特性第91-92页
     ·矿区南北向构造成因及成矿意义第92-97页
       ·对阿尔泰推覆构造的不同认识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·推覆构造扩展方式的新认识及两类南北向构造的转换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·矿区南北向构造的成因及控矿机理第96页
       ·矿区南北向构造的持续发育及成矿意义第96-97页
   ·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第97-100页
第7章 冲乎尔盆地成矿潜力及盲矿预测第100-109页
   ·火山沉积盆地对比第100-102页
   ·冲乎尔盆地的成矿不利预测准则筛排第102页
     ·火山岩方面第102页
     ·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第102页
   ·阿克海哈勒金矿点潜力评价及盲矿预测第102-104页
   ·杰别特铜矿点潜力评价及盲矿预测第104-109页
第8章 成矿远景区与找矿靶区划分——论文研究成果具体应用第109-114页
   ·成矿远景区划分原则及特征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库须根Ⅰ级成矿远景区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阿克海哈勒Ⅱ级成矿远景区第110页
     ·阿克吐阿依特、塔依哈克塔斯Ⅲ级成矿远景区第110-111页
   ·找矿靶区的划分原则及特征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库须根蓝晶石(矽线石)找矿靶区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阿克海哈勒金银、铜、铅锌找矿靶区第112页
   ·科研预测资源量第112-114页
结论第114-115页
致谢第115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
下一篇:容栅编码器研究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