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欧洲哲学论文

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历史逻辑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前言第9-12页
一、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前马克思主义时期第12-22页
 (一) 卢卡奇早期异化理论形成的历史现实和现实背景第12-14页
 (二) 卢卡奇早期异化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4-20页
  1. 狄尔泰思想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2. 齐美尔思想的影响第15-18页
  3. 马克斯·韦伯思想的影响第18-20页
 (三) 卢卡奇文学作品中对异化的批判第20-22页
二、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第22-44页
 (一) 物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——《历史和阶级意识》第22-35页
  1. 物化——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第26-31页
   (1) 经济领域的物化第27-29页
   (2) 政治领域的物化第29-30页
   (3) 意识形态领域的物化第30-31页
  2. 总体性与辩证法——克服异化,赢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法宝第31-33页
  3. 无产阶级意识——物化的克星第33-35页
 (二) 物化思想的转变中介——《青年黑格尔》第35-44页
  1. 《青年黑格尔》的写作目的第35-37页
  2. 卢卡奇对青年黑格尔异化思想的批判分析第37-44页
   (1) 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思维模式——外化发展的三个阶段..第38-41页
   (2) 卢卡奇对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批判第41-44页
三、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第44-62页
 (一) 《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》的写作缘由第44-46页
 (二) 《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》与《历史和阶级意识》中异化的比较.第46-55页
  1. 社会环境的变化第46-47页
  2. 理论前提的变化第47-48页
  3. 理论方法的变化第48-50页
  4 .理论基础的变化第50-52页
  5. 具体概念的变化——区分了对象化、物化与异化第52-55页
 (三) 《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》中关于异化的扬弃第55-62页
  1. 日常生活与异化的扬弃第55-57页
  2. 意识形态中的反异化斗争第57-59页
  3. 合类性和人性与异化的扬弃第59-62页
结语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后记第67-68页
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梯的拖动和控制系统
下一篇:我国征信体系构建及问题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