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泡沫铝防护装置在桥墩防撞上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船桥碰撞的研究现状第11-20页
     ·桥墩防撞装置的分类及结构型式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弹性变形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抗压变形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变位型第13页
     ·船桥碰撞问题的研究方法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·统计分析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简化的碰撞数值分析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有限元模拟仿真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撞击力计算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工作第20-23页
第二章 泡沫铝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及其准静态压缩试验第23-41页
   ·泡沫铝结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·泡沫铝力学研究历史回顾第24-25页
   ·泡沫铝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研究第25-32页
     ·泡沫铝材料的准静态压缩应力-应变曲线特征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孔隙率、孔径和密度对泡沫铝对强度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泡沫铝材料压缩性能的本构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泡沫铝的能量吸收性能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泡沫铝的孔径、孔隙率和密度对能量吸收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·泡沫铝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泡沫动态压缩曲线第32页
     ·泡沫铝应变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泡沫铝的应变速率敏感度第33-34页
   ·泡沫铝准静态压缩试验第34-39页
     ·动态压缩试验装置与测量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泡沫铝材料静态压缩性能试验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装置与试验控制第37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内容第37-39页
   ·结论第39-41页
第三章 汽车碰撞带有防撞装置桥墩的外部动力学理论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·汽车冲撞桥墩的能量表示第41-42页
   ·汽车碰撞带有泡沫铝防护装置的桥墩的二维运动方程第42-47页
     ·汽车碰撞桥墩的二维运动过程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汽车的运动加速度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碰撞后碰撞点的速度第44页
     ·汽车的碰撞冲量第44页
     ·汽车的变形吸收的能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防撞装置的变形吸收的能量第45-46页
     ·碰撞结束后汽车的运动速度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 带有泡沫铝防撞装置的桥墩正撞试验第48-69页
   ·冲击试验简介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仪器化冲击试验机与普通冲击试验机的区别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冲击试验的原理与装置第49页
     ·试验数据处理原理第49-50页
   ·泡沫铝桥墩防撞装置缩尺模型冲击试验第50-68页
     ·相似常数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撞击系统的构造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·桥墩设计第51页
       ·桥墩钢筋图布置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泡沫铝材料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加载设备第53页
       ·测点布置第53页
     ·测试内容与加载方案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与试验结果分析第55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五章 铁球正碰有泡沫铝防护装置桥墩的有限元分析第69-107页
   ·LS-DYNA简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LS-DYNA 的发展沿革第69页
     ·LS-DYNA 的功能特点第69-70页
   ·铁球碰撞有防护装置桥墩的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第70-80页
     ·物质描述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大变形下的应变与应力第71-73页
     ·采用更新 Lagrange 算法的铁球撞击桥墩及其防护装置问题的基本控制方程第73-74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离散后的运动微分方程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求解过程第75页
     ·节点实体单元计算的单点高斯积分与沙漏控制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接触-碰撞的数值计算算法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·接触-碰撞的数值计算算法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·接触-碰撞算法的有限元实现第78-80页
   ·撞击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计算设置第80-83页
     ·定义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实体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81-82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PART、接触、约束的定义第82页
     ·求解设置第82-83页
   ·有限元仿真结果及分析第83-87页
   ·各种工况比较第87-91页
   ·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91-10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第六章 结论第107-109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107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107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探析
下一篇:儿童结核病临床耐药及耐药基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