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1页 |
·选题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7-9页 |
·选题的依据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8-9页 |
·研究工作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实际工作意义 | 第9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工作突破点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一元结构价值论的形成与缺陷 | 第11-26页 |
·一元结构价值论的形成 | 第11-20页 |
·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早期资本主义阶段 | 第11页 |
·自由竞争阶段 | 第11-12页 |
·垄断阶段 | 第12页 |
·竞争机制的缺陷 | 第12页 |
·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 | 第12-13页 |
·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 | 第13-17页 |
·市场缺陷的存在 | 第13-16页 |
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——大型组织的产生 | 第16-17页 |
·国家的能动反应 | 第17页 |
·中国经济法的产生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价值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经济法一元结构价值论的表述 | 第18-20页 |
·一元结构价值论重大缺陷的表现 | 第20-26页 |
·被扭曲的宏观调控 | 第20-22页 |
·调控目的被扭曲 | 第20-21页 |
·“市场失灵与调控目的扭曲”的原因 | 第21-22页 |
·市场经济下市场的异化 | 第22-23页 |
·现行市场经济制度存在“路径依赖”倾向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经济法价值论必须完善的社会现实 | 第26-32页 |
·现阶段的经济运行受一元理论的肘制 | 第26-28页 |
·政策环境不平等,最终损害整体经济运行 | 第26-27页 |
·市场准入门槛不尽相同,投资机会不平等 | 第27页 |
·缺少实质有效的法律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 | 第27-28页 |
·企业的社会责任没有明确的、系统的予以规范 | 第28页 |
·加入 WTO 后,我国经济法与实际经济运转的“两张皮”现象 | 第28-30页 |
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| 第28-29页 |
·WTO 下我国经济法与经济运行脱节 | 第29-30页 |
·借鉴相关国际惯例,参与竞争 | 第30页 |
·多维的利益观促进单维经济法价值理论的变更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政府与经济发展 | 第32-37页 |
·政府的经济角色 | 第32-33页 |
·经济自由放任的思潮 | 第33-34页 |
·新古典学派的论点 | 第33页 |
·新自由主义理论 | 第33-34页 |
·政府干预主义思潮 | 第34-35页 |
·自由放任与积极干涉之间的关系 | 第35-37页 |
·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有限性 | 第35-36页 |
·政府的作用以及有限性 | 第36页 |
·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涉之间合理做出取舍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经济法一元结构价值论向三元结构价值论的转化 | 第37-47页 |
·国家利益价值 | 第37-38页 |
·国家利益价值观是经济发展的使然 | 第37-38页 |
·保证经济安全,维护国家主权 | 第38页 |
·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| 第38页 |
·市场利益价值 | 第38-40页 |
·消除政策歧视,获取市场竞争平等 | 第38-39页 |
·破除行政垄断的重要途径 | 第39页 |
·市场中经营主体获得实质公平 | 第39-40页 |
·市场中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价值 | 第40-47页 |
·学者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表述 | 第40-41页 |
·完善社会责任价值 | 第41-43页 |
·超越传统企业逐利的价值观念 | 第41-42页 |
·社会责任能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 | 第42页 |
·平衡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| 第42-43页 |
·社会责任价值构建的必然 | 第43页 |
·企业社会责任价值构建的内容 | 第43-47页 |
·企业的信用责任 | 第43-44页 |
·企业的绿色责任 | 第44-45页 |
·企业的带动责任 | 第45-47页 |
总结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