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铝青铜组织与强韧性关系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铜及铜合金 | 第11-12页 |
·铜 | 第11页 |
·铜合金 | 第11-12页 |
·铜及铜合金的应用研究 | 第12-20页 |
·高强弹性铜合金 | 第12-13页 |
·高强耐蚀铜合金 | 第13页 |
·高强导电铜合金 | 第13-17页 |
·高强耐热铜合金 | 第17-18页 |
·高强耐磨铜合金 | 第18-20页 |
·多元铝青铜与模具铜合金 | 第20-22页 |
·模具铜合金 | 第20-21页 |
·本课题组的工作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的任务 | 第22-24页 |
·熔炼工艺要点 | 第22-23页 |
·多元铝青铜的组织 | 第23页 |
·多元铝青铜的组织与强韧性关系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课题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1页 |
·二元铝青铜的组织特征 | 第24-26页 |
·多元铝青铜的组织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各成分组元的作用 | 第27-29页 |
·合金的成分 | 第29-31页 |
·模具铜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要求 | 第29页 |
·合金的化学成分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多元铝青铜熔炼工艺要点 | 第31-50页 |
·设备与炉料 | 第32页 |
·熔炼炉 | 第32页 |
·辅助工具 | 第32页 |
·原材料 | 第32页 |
·多元铝青铜的氧化特性及脱氧 | 第32-35页 |
·Cu-wt%14Al-X合金的氧化特性 | 第33-34页 |
·脱氧原理及脱氧剂的选用 | 第34-35页 |
·多元铝青铜的吸气及除气精炼 | 第35-41页 |
·气体在Cu-wt%14Al-X合金中的溶解特征 | 第35-38页 |
·精炼除气 | 第38-39页 |
·除气效果检测 | 第39-41页 |
·多元铝青铜的熔剂 | 第41-43页 |
·覆盖剂 | 第41-42页 |
·精炼剂 | 第42-43页 |
·熔炼工艺 | 第43-49页 |
·快速熔炼原理 | 第44-45页 |
·炉料计算 | 第45页 |
·熔炼、浇注温度的测定与控制 | 第45-46页 |
·熔炼工艺 | 第46-47页 |
·工艺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多元铝青铜的组织 | 第50-61页 |
·合金组织分析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用材料 | 第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1-59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金相组织 | 第52-54页 |
·微区成分分析 | 第54页 |
·κ相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显微硬度 | 第57-59页 |
·稀土的存在形式 | 第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多元铝青铜强韧性研究 | 第61-87页 |
·多元铝青铜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| 第61-64页 |
·试样类型 | 第61-62页 |
·测试设备 | 第62页 |
·金相实验 | 第62-63页 |
·力学性能测试项目 | 第63-64页 |
·测量晶粒度 | 第64页 |
·铸态CuAl-14-X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| 第64-69页 |
·铸态组织 | 第65-67页 |
·铸态合金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| 第67页 |
·铸态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| 第67-69页 |
·均匀化退火态的多元铝青铜 | 第69-78页 |
·均匀化退火方案 | 第70-72页 |
·低温均匀化退火 | 第72-73页 |
·加热温度变化,保温时间不变的均匀化退火 | 第73-74页 |
·加热温度不变,保温时间变化的均匀化退火 | 第74-78页 |
·固溶态多元铝青铜的组织与性能 | 第78-82页 |
·固溶态的力学性能 | 第78-79页 |
·固溶强化的原理与分类 | 第79-80页 |
·固溶态的组织与性能 | 第80-82页 |
·时效态多元铝青铜的组织及性能 | 第82-85页 |
·时效态的力学性能 | 第82-83页 |
·沉淀与弥散强化原理及其分类 | 第83-84页 |
·时效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结论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5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95-96页 |
附录B (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目录)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