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4页 |
1.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4-16页 |
2.材料和方法 | 第16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8页 |
·测试指标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土壤样品处理 | 第18页 |
·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记数 | 第18页 |
·土壤中微生物活性测定 | 第18-19页 |
·土壤酶活性 | 第19-20页 |
3.结果分析 | 第20-41页 |
·5年生林一、二代土壤微生物数量、生化活性及酶活性对比分析 | 第20-29页 |
·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较 | 第20-23页 |
·生物化学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23-27页 |
·土壤微生物量碳强度的变化 | 第23-25页 |
·呼吸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·硝化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26页 |
·氨化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26页 |
·纤维素分解强度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微生物酶活性的比较 | 第27-29页 |
·10年生林一、二代土壤微生物数量、生化活性及酶活性对比分析 | 第29-36页 |
·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较 | 第29-31页 |
·生物化学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31-35页 |
·土壤微生物量碳强度的变化 | 第32-33页 |
·呼吸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·硝化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34页 |
·氨化作用强度的比较 | 第34页 |
·纤维素分解强度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微生物酶活性的比较 | 第35-36页 |
·各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结论与讨论 | 第41-44页 |
·一、二代微生物数量、生化活性和酶活性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| 第41页 |
·连栽不会导致微生物数量、生化活性和酶活性降低 | 第41-42页 |
·连栽未导致微生物数量、生化活性和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探讨 | 第42-43页 |
·连栽马尾松林应注意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5.林木连栽对土壤性状影响研究综述 | 第4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8页 |
附录:(已发表的文章) | 第68-69页 |
原创性声明 | 第69页 |
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