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元拼装式自平衡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诞生与发展 | 第7-8页 |
·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特点 | 第8-10页 |
·力学特点 | 第8-9页 |
·美学特征 | 第9-10页 |
·预应力空间钢结构发展现状、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·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1页 |
·单元拼装式自平衡预应力结构体系的构想 | 第11-1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-13页 |
2 自平衡预应力结构单元 | 第13-21页 |
·基本单元的结构形式 | 第13页 |
·预应力杆件和节点的设计 | 第13-16页 |
·杆件设计 | 第13-14页 |
·节点设计及制作 | 第14-15页 |
·结构及单元的构成 | 第15-16页 |
·单元预应力的建立 | 第16-20页 |
·预应力建立的方法 | 第16页 |
·Ansys模拟建立单元预应力 | 第16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整体结构的拼装 | 第21-35页 |
·构件的制作要求 | 第21页 |
·节点的制作要求 | 第21页 |
·杆件的制作要求 | 第21页 |
·网架的安装 | 第21-22页 |
·多个单元预应力的建立 | 第22-34页 |
·节点坐标及杆件节点组成 | 第22-23页 |
·建立两个单元预应力 | 第23-27页 |
·多单元预应力的ansys分析结果 | 第27-34页 |
·节点平衡验算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预应力基本理论 | 第35-44页 |
·预应力钢结构的受力机理 | 第35-36页 |
·预应力空间网架静力分析的有限元法 | 第36-43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37页 |
·单元刚度矩阵 | 第37-41页 |
·结构总刚度矩阵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网架结构优化设计 | 第44-67页 |
·设计计算原则 | 第44页 |
·设计步骤 | 第44页 |
·五单元预应力的建立及加载 | 第44-52页 |
·Ansys模拟五单元预应力的建立 | 第47-49页 |
·加载后计算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加载前与加载后计算结果的对比 | 第51-52页 |
·截面优化设计 | 第52-56页 |
·结构某拉杆破坏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| 第56-61页 |
·整体预应力效果的获得 | 第61-63页 |
·单元拼装式预应力钢结构的受力机理 | 第63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6 结构实验分析 | 第67-76页 |
·试验模型的制作及安装 | 第67-69页 |
·模型构件的制作 | 第67页 |
·单元模型的安装过程 | 第67-68页 |
·五单元模型的安装过程 | 第68-69页 |
·应变片粘贴方法、步骤等技术指标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具体操作过程及数据分析 | 第70-74页 |
·实验操作过程 | 第70-72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实验目的和意义 | 第74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今后研究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83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