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电网馈线接地故障定位系统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配网系统故障定位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配网系统故障定位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配网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的原理及评价 | 第12-15页 |
| ·人工检测法 | 第12页 |
| ·故障信号检测法 | 第12-15页 |
| ·注入变频信号法 | 第15页 |
| ·配网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的原理及评价 | 第15-16页 |
| ·配网馈线故障定位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| 第16页 |
| ·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馈线故障判相方法的研究 | 第18-27页 |
| ·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电路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基于对称分量法的配网各元件数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| ·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19页 |
| ·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线路的数学模型 | 第20页 |
| ·负荷的数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| ·消弧线圈的数学模型 | 第21页 |
| ·单相接地故障相的判别 | 第21-26页 |
| ·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| 第21-25页 |
| 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3章 馈线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 | 第27-47页 |
| ·暂态零序电流幅值法判据的提出 | 第27-30页 |
| ·稳态基波零序电流方向法判据的提出 | 第30-33页 |
| ·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稳态基波零序电流特点 | 第30-32页 |
| 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稳态基波零序电流特点 | 第32-33页 |
| ·稳态7 次谐波零序电流方向法判据的提出 | 第33-35页 |
| ·谐波的概念及其来源 | 第33-34页 |
| ·单相接地时稳态谐波零序电流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S 信号注入法判据的提出 | 第35-37页 |
| ·递进信息法的提出 | 第37-38页 |
| ·递进信息法的组成部分 | 第37页 |
| ·递进信息法的递进原则 | 第37-38页 |
| ·基于MATLAB 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建模与仿真 | 第38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4章 故障定位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47-63页 |
| ·定位系统的需求分析及CPU 选型 | 第47-51页 |
| ·TM5320F2812 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特点 | 第48-50页 |
| ·C8051F040 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特点 | 第50-51页 |
| ·主机系统硬件设计 | 第51-61页 |
| ·数据采集单元 | 第52-55页 |
| ·数据处理单元 | 第55页 |
| ·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| 第55页 |
| ·人机对话单元 | 第55-56页 |
| ·特殊信号注入单元 | 第56-59页 |
| ·电源部分 | 第59-60页 |
| ·通讯单元 | 第60-61页 |
| ·子机系统硬件设计 | 第61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5章 故障定位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63-71页 |
| ·编写定位软件的依据与思路 | 第63-64页 |
| ·故障选线方法 | 第63-64页 |
| ·故障定段方法 | 第64页 |
| ·主机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4-66页 |
| ·子机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6-67页 |
| ·软件设计中各参数配置 | 第67-69页 |
| ·主机采样频率的配置 | 第67页 |
| ·主机数据空间的配置 | 第67-69页 |
| ·子机采样频率的配置 | 第69页 |
| ·子机数据空间的配置 | 第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| 结论 | 第71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7-78页 |
| 附录B 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定位装置部分界面 | 第78-81页 |
| 附录C FIR 滤波器MATLAB 设计图 | 第81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