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思路、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特征 | 第13-26页 |
·政府采购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政府采购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| 第14-16页 |
·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 | 第16-26页 |
·政府采购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行为 | 第17-19页 |
·政府采购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行为 | 第19-21页 |
·政府采购具有公私兼容的经济法属性 | 第21-26页 |
·采购内容的经济性:经济法关系的基本属性 | 第21-22页 |
·采购目的的公益性:经济法社会利益本位之体现 | 第22-23页 |
·采购行为的公私兼容性: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反映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政府采购中公益违法的现象及其危害 | 第26-32页 |
·政府采购公益违法行为的表现 | 第26-28页 |
·政府采购公益违法现象的成因 | 第28-29页 |
·政府采购公益违法行为的危害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传统诉讼在追究政府采购公益违法行为的不足 | 第32-37页 |
·政府采购行为对公益诉讼的需求 | 第32-33页 |
·传统的诉讼机制在追究政府采购公益违法行为上存在的缺陷 | 第33-35页 |
·民事诉讼的不足 | 第34页 |
·行政诉讼的不足 | 第34-35页 |
·刑事诉讼的不足 | 第35页 |
·正确处理公益诉讼与传统诉讼的关系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政府采购公益诉讼理念与制度构建 | 第37-46页 |
·诉讼理念的变更 | 第37-39页 |
·树立新的诉讼理念 | 第37-38页 |
·更新诉讼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政府采购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| 第39-46页 |
·原告资格的扩张 | 第39-41页 |
·检察院在政府采购公益诉讼的地位和作用 | 第41-42页 |
·诉讼管辖 | 第42-43页 |
·举证责任负担 | 第43-44页 |
·诉讼费用承担 | 第44页 |
·诉讼激励约束机制 | 第44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