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引言 | 第1-10页 |
(一) 论文立论基础 | 第7页 |
(二) 旅游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| 第7-9页 |
(三) 长吉旅游一体化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 旅游一体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| 第9页 |
2. 长吉旅游一体化的客观性与现实性 | 第9页 |
3. 旅游一体化理论研究的迫切性与滞后性 | 第9-10页 |
二、旅游一体化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| 第10-16页 |
(一) 理论基础 | 第10页 |
(二) 旅游一体化的特征 | 第10-12页 |
1. 行政权力的部分让渡特征 | 第11页 |
2. 旅游市场的无界限 | 第11页 |
3. 旅游经济结构优化 | 第11页 |
4. 旅游网络形成 | 第11-12页 |
(三) 旅游一体化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 旅游政策一体化 | 第12页 |
2. 旅游市场一体化 | 第12-13页 |
3. 旅游企业一体化 | 第13页 |
4. 旅游产品一体化 | 第13页 |
(四) 旅游一体化效应 | 第13-14页 |
1. 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| 第14页 |
2. 旅游流的区内创造效应和区外转移效应 | 第14页 |
(五) 旅游一体化的进程 | 第14-16页 |
1. 旅游一体化萌芽阶段(旅游企业自发状态) | 第15页 |
2. 旅游一体化发展阶段(政府主导阶段) | 第15页 |
3. 旅游一体化成熟阶段(市场主导阶段) | 第15-16页 |
三、长吉旅游一体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| 第16-28页 |
(一) 长春市概况及旅游现状 | 第16-22页 |
1. 长春市自然及经济情况 | 第16页 |
2. 长春市旅游资源现状 | 第16-22页 |
(二) 吉林市概况及旅游现状 | 第22-25页 |
1. 吉林市自然及经济情况 | 第22-23页 |
2. 吉林市旅游资源现状 | 第23-25页 |
(三) 长春、吉林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| 第25-26页 |
1. 国内客源市场 | 第25-26页 |
2. 国际旅游市场 | 第26页 |
(四) 长吉旅游一体化资源优势与制约因素 | 第26-28页 |
1. 资源优势 | 第26-27页 |
2. 制约因素 | 第27-28页 |
四、长吉旅游一体化的目标、战略和作用 | 第28-31页 |
(一) 长吉旅游一体化总体目标和战略 | 第28-29页 |
1. 总体目标 | 第28页 |
2. 宏观调控——实施长吉旅游政策一体化战略 | 第28-29页 |
(二) 长吉旅游一体化阶段性目标和战略 | 第29-30页 |
1. 阶段性目标 | 第29页 |
2. 中观调控思路——实施旅游市场一体化战略 | 第29页 |
3. 微观调控思路——实施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一体化战略 | 第29-30页 |
(三) 长吉旅游一体化对吉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五、实施长吉旅游一体化的基本策略 | 第31-34页 |
(一) 整体设计,线路沟通,创造区域总体的旅游特色,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 | 第31-32页 |
1. 冰雪旅游 | 第31页 |
2. 文化旅游 | 第31页 |
3. 生态旅游 | 第31-32页 |
4. 工业旅游 | 第32页 |
5. 度假旅游 | 第32页 |
(二) 提高意识,政府介入,强化一体化的实际运作,以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 | 第32-33页 |
(三) 总体宣传,联合推销,营造鲜明的旅游形象,以形成优质品牌 | 第33-34页 |
结束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后记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