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工程施工论文--各种工程、工种论文--灌浆和防渗墙工程论文

平原水库土工膜防渗技术研究与应用

1. 绪论第1-17页
 1.1 兴建平原水库的原因第9-11页
  1.1.1 我国水资源概况第9-10页
  1.1.2 平原水库建设的必要性第10-11页
 1.2 修建平原水库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防渗第11-15页
  1.2.1 平原水库工程现状第11-13页
   1.2.1.1 己建平原水库基本情况第11-12页
   1.2.1.2 平原水库的特点第12-13页
   1.2.1.3 平原水库防渗失败的教训第13页
  1.2.2 平原水库渗漏的原因第13-14页
   1.2.2.1 平原水库坝身渗漏的原因分析第13-14页
   1.2.2.2 平原水库坝基渗漏的原因分析第14页
  1.2.3 平原水库渗漏的危害性第14-15页
 1.3 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5-17页
  1.3.1 本文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1.3.2 本文研究内容第15-17页
2. 平原水库地基的地质条件及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第17-31页
 2.1 软土地基地质条件分析第17-21页
  2.1.1 软土的涵义第17-18页
  2.1.2 淤泥、淤泥质土第18-19页
  2.1.3 灵敏性软土第19-20页
  2.1.4 饱和粉细砂第20-21页
 2.2 水库坝基的地质情况第21-30页
  2.2.1 覆盖层地层的类型第21-23页
  2.2.2 地层的透水性第23-24页
  2.2.3 地基的临界渗透比降计算第24-30页
 2.3 地质条件调查分析第30-31页
3. 防渗技术研究第31-62页
 3.1 渗流分析计算原理第31-37页
  3.1.1 渗流计算数学模型第31-33页
  3.1.2 渗流有限元法理论第33-37页
 3.2 防渗技术措施第37-62页
  3.2.1 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防渗技术第37-40页
   3.2.1.1 防渗原理第37-38页
   3.2.1.2 防渗性能指标要求第38-40页
   3.2.1.3 防渗技术特点第40页
  3.2.2 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第40-53页
   3.2.2.1 混凝土防渗墙的特点第41页
   3.2.2.2 技术方案第41-43页
   3.2.2.3 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第43-46页
   3.2.2.4 施工工艺第46-53页
  3.2.3 高压喷射灌浆第53-57页
   3.2.3.1 防渗原理第53-55页
   3.2.3.2 防渗技术特点第55-57页
  3.2.4 振动沉模防渗板墙第57-59页
   3.2.4.1 防渗原理第57-58页
   3.2.4.2 防渗技术特点第58-59页
  3.2.5 粘土铺盖第59-61页
   3.2.5.1 防渗原理第59页
   3.2.5.2 设计施工第59-60页
   3.2.5.3 防渗技术特点第60-61页
  3.2.6 截水槽第61-62页
   3.2.6.1 防渗原理第61页
   3.2.6.2 设计施工第61-62页
4. 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第62-86页
 4.1 概述第62-69页
  4.1.1 土工膜及特性第62-68页
  4.1.2 土工膜防渗概况第68-69页
 4.2 坝基防渗工程第69-83页
  4.2.1 坝基垂直铺塑防渗工程第69-80页
   4.2.1.1 防渗机理第69页
   4.2.1.2 土工膜厚度计算第69-71页
   4.2.1.3 施工方法第71-80页
   4.2.1.4 防渗技术特点第80页
  4.2.2 坝基水平铺塑防渗工程第80-83页
   4.2.2.1 水平铺塑设计第80页
   4.2.2.2 土工膜渗漏量计算第80-81页
   4.2.2.3 底部排水排气及上部盖重设计第81-83页
   4.2.2.4 水平铺塑与坝坡连接设计第83页
 4.3 坝体土工膜防渗工程第83-85页
  4.3.1 防渗形式第83页
  4.3.2 铺设位置及其范围确定第83-84页
  4.3.3 材料选择第84页
  4.3.4 结构型式第84-85页
 4.4 土工膜在平原水库中防渗应用前景第85-86页
5. 结论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算法的改进与实现
下一篇:应用于UWB的对踵Vivaldi天线分析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