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
中文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部分 计算机软件及其传统法律保护模式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简介 | 第9-10页 |
一、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计算机软件的特征 | 第10页 |
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的传统法律保护模式概述 | 第10-17页 |
一、著作权保护 | 第10-14页 |
二、商业秘密保护 | 第14-16页 |
三、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| 第16-17页 |
四、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 | 第17页 |
小结 | 第17-19页 |
第二部分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模式 | 第19-44页 |
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问题研究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的“三性”探讨 | 第20-24页 |
一、新颖性 | 第20-22页 |
二、创造性 | 第22-23页 |
三、实用性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发展 | 第24-39页 |
一、美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发展历程 | 第24-32页 |
二、欧盟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发展历程 | 第32-34页 |
三、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发展历程 | 第34-38页 |
四、比较研究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对象及利弊分析 | 第39-42页 |
一、主要内容 | 第39-40页 |
二、利弊分析 | 第40-42页 |
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三部分 我国软件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| 第44-54页 |
第一节 立法问题及对策 | 第44-49页 |
一、我国现阶段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| 第44-46页 |
二、国际国内软件保护的发展趋势 | 第46-48页 |
三、我国软件法律保护模式的探讨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执法实践问题及对策 | 第49-54页 |
一、计算机软件执法环境概况 | 第50-51页 |
二、软件的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2页 |
三、相应对策 | 第52-54页 |
结束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60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