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收入分配理论与公平的评价标准 | 第10-21页 |
·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| 第10-11页 |
·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 | 第11-16页 |
·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评价 | 第13-14页 |
·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| 第14-16页 |
·公平的评价标准 | 第16-21页 |
·一般标准 | 第16-17页 |
·具体标准 | 第17-18页 |
·量化标准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| 第21-37页 |
·居民收入的基本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居民收入的理论内涵 | 第21页 |
·居民收入的统计指标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特点 | 第22-25页 |
·从分配方式看,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 | 第22-23页 |
·从分配机制看,计划分配机制与市场分配机制双轨并存 | 第23-24页 |
·从收入结构看,主职收入与兼职收入、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并存 | 第24页 |
·从分配方向看,收入分配逐步向市场倾斜与向个人倾斜并存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| 第25-35页 |
·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| 第26-29页 |
·城乡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| 第29-30页 |
·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| 第30-31页 |
·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| 第31-33页 |
·不同所有制间职工收入差距的现状 | 第33-35页 |
·结论: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已出现贫富差距,还未达到两极分化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我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 | 第37-45页 |
·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般性成因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分配体制差异成因 | 第37-38页 |
·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成因 | 第38-39页 |
·劳动者个人素质差异成因 | 第39-40页 |
·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失范成因 | 第40页 |
·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特殊性成因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| 第41-42页 |
·地区发展水平与地区收入分配差距 | 第42-43页 |
·级差收益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| 第43页 |
·所有制结构变动与不同所有制职工收入差距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治理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措施 | 第45-54页 |
·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 | 第45-46页 |
·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调整政策指导思想 | 第46-47页 |
·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| 第47-49页 |
·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,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制度建设 | 第50页 |
·把“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”引入初次分配 | 第50-51页 |
·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 | 第51-52页 |
·大力提倡和引导三次分配 | 第52-54页 |
结束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