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一、引言 | 第7-10页 |
| (一) 研究的社会背景 | 第7-8页 |
| (二) 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| (三) 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| 二、混合学习及其典型教学模式 | 第10-21页 |
| (一) 混合学习 | 第10-16页 |
| (二) 混合学习典型教学模式 | 第16-21页 |
| 三、大学化学八边形教学模式 | 第21-62页 |
| (一) 模式的提出 | 第21-27页 |
| (二) 模式的理论基础 | 第27-37页 |
| (三) 模式的教学目标与操作程序 | 第37-43页 |
| (四) 模式的实施策略与网络条件 | 第43-54页 |
| (五) 模式应用示例 | 第54-62页 |
| 四、结语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附录1:本研究中所组建的eYouCT 无机化学教学平台网址 | 第66页 |
| 附录2: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网站网址 | 第66页 |
| 附录3:《分子结构》教师讲授内容参考提纲 | 第66-68页 |
| 附录4:《从“烂板液”中制取皓矾》实验参考方案 | 第68-6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9-70页 |
| 致 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