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风险绩效度量的研究
第一章 导论 | 第1-19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7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13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信用风险绩效度量方法的发展 | 第13-16页 |
·简要评述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和新意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新意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信用风险绩效度量方法 | 第19-25页 |
·传统风险绩效度量定义 | 第19-20页 |
·对信用风险绩效度量公式的理解 | 第20-22页 |
·信用风险绩效度量的战略和战术方法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银行业引入信用风险绩效度量方法的分析 | 第25-33页 |
·我国银行业引入信用风险绩效度量方法的条件 | 第25-30页 |
·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| 第25-26页 |
·建立适合我国银行业的内部评级体系 | 第26-29页 |
·引入信用风险调整资本配置的基本理念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信用风险绩效度量的考核模式 | 第30-33页 |
·支行信贷质量考核模式 | 第31页 |
·客户经理信贷管理目标考核模式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信用风险绩效度量的样本组合分析 | 第33-45页 |
·信贷样本组合分析 | 第33-39页 |
·内部模型使用的参数 | 第33-34页 |
·样本组合的RAROC计算 | 第34-39页 |
·样本组合信用风险结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采用RAROC指标的优点 | 第39-40页 |
·针对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0-45页 |
第五章 以绩效度量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构思 | 第45-49页 |
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构思 | 第45-47页 |
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框架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0页 |
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| 第60页 |
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