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肿瘤诊断学论文

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肿瘤分子表型及ANN-BP模型诊断

中文摘要第1-18页
英文摘要第18-30页
课题创新点第30-31页
研究背景第31-34页
总体思路第34-37页
第一部分 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研制及其可行性验证第37-53页
 一、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研制第37-46页
  前言第37-38页
  材料第38-39页
  方法第39-46页
   研制目的及技术构想第39页
   技术实现第39-46页
    1.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设计和制造第39-44页
    2.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技术优化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第44-46页
 二、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可行性验证第46-47页
  1.应用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制备组织芯片第46-47页
  2.ZM-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与传统设备MAT-I的比较第47页
 结果第47-50页
 讨论第50-52页
 结论第52-53页
第二部分 组织芯片技术与肿瘤基因表达的研究第53-106页
 一、COX-2在不同肿瘤中组织原位表达谱的研究第53-61页
  前言第53-54页
  材料第54-55页
  方法第55-58页
   1.多肿瘤组织芯片的设计和制备第55-56页
   2.COX-2在不同肿瘤中组织原位的检测第56-58页
  结果第58-61页
 二、大肠癌演进过程中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表达的研究第61-72页
  前言第61-63页
  材料第63-64页
  方法第64-66页
   1.正常大肠粘膜、腺瘤和大肠癌组织芯片的设计和制备第64-65页
   2.不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组织原位检测第65-66页
  结果第66-72页
 三、应急信号转导通路与大肠癌演进相关性的研究第72-106页
  前言第72-74页
  材料第74-76页
  方法第76-92页
   1.大肠癌演进系列组织芯片的设计和制备第76页
   2.HSP27、HSP70和HSP90α在大肠癌演进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测第76页
   3.HSF1mRNA在大肠癌演进过程中的原位杂交检测第76-92页
   ·HSF1mRNA探针的合成及标记第76-90页
   ·HSF1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第90-92页
  结果第92-97页
  讨论第97-105页
  结论第105-106页
第三部分 生物信息学对组织芯片实验数据分析的研究第106-129页
 前言第106-107页
 材料第107-108页
 方法第108-113页
  1.肿瘤相关指标的试验检测第108-109页
  2.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第109-110页
   ·ANN的结构和参数第109页
   ·ANN模型的训练与测试第109-110页
  3.正常大肠粘膜、腺瘤和大肠癌判别诊断模型的构建第110页
   ·单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及评测第110页
   ·多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、筛选及评测第110页
  4.正常大肠粘膜、FAP腺瘤和FAP腺瘤恶变判别诊断模型的构建第110-111页
   ·单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及评测第110-111页
   ·多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、筛选及评测第111页
  5.正常大肠粘膜、非FAP腺瘤和散发性大肠癌判别模型的构建第111页
   ·单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及评测第111页
   ·多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、筛选及评测第111页
  6.FAP腺瘤与非FAP腺瘤判别诊断模型的构建第111-112页
   ·单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及评测第112页
   ·多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、筛选及评测第112页
  7.FAP腺瘤恶变与散发性大肠癌判别诊断模型的构建第112-113页
   ·单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及评测第112页
   ·多指标ANN-BP诊断模型的构建、筛选及评测第112-113页
 结果第113-125页
 讨论第125-128页
 结论第128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37页
综述第137-148页
 组织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第137-148页
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报情况第148-149页
致谢第149-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试论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公司法保护
下一篇:图像跟踪器中视频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电子消像旋的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