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自然资本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系统 | 第9-16页 |
·自然资本概念 | 第9页 |
·自然资本基本特征 | 第9-10页 |
·有限性 | 第9页 |
·多用性 | 第9-10页 |
·有用性 | 第10页 |
·多样性 | 第10页 |
·负效益性 | 第10页 |
·自然资本的分类 | 第10-16页 |
·国外的分类系统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的分类系统 | 第12-16页 |
2 自然资本评估原理发展历程及基本方法 | 第16-26页 |
·国外对自然资本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对自然资本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·自然资本评估原理 | 第19-21页 |
·劳动价值论 | 第19-20页 |
·效用论 | 第20页 |
·供求论 | 第20页 |
·地租论 | 第20页 |
·边际论 | 第20-21页 |
·现代自然资源经济学论 | 第21页 |
·非市场公共物品评估方法 | 第21页 |
·自然资本评估原则 | 第21-22页 |
·遵循经济规律 | 第21页 |
·以人类的利用为核心 | 第21页 |
·遵循自然规律 | 第21-22页 |
·遵循区域综合性规律 | 第22页 |
·评估结果应以实用性为目标 | 第22页 |
·自然资本评估基本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基于市场的经济评价一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(有市场存在的物品和服务)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替代品市场的经济评价──环境偏好显示(观察人们的市场行为而推测其显示的偏好) | 第23-24页 |
·基于无市场公共物品的评价方法──条件价值评估法(CVM) | 第24-25页 |
·评估方法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3. 自然资本评估体系 | 第26-35页 |
·直接使用产品 | 第26页 |
·实物产品 | 第26页 |
·其他产品 | 第26页 |
·小结 | 第26页 |
·直接服务产品 | 第26-28页 |
·旅游价值 | 第27页 |
·教育价值 | 第27页 |
·科研价值 | 第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·间接使用价值 | 第28-32页 |
·固定C价值 | 第28页 |
·涵养水源价值 | 第28-29页 |
·土壤保持价值 | 第29-30页 |
·净化环境价值 | 第30-31页 |
·营养物质循环价值 | 第31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页 |
·存在价值 | 第32-34页 |
·采访方式 | 第33页 |
·问卷调查表设计 | 第33页 |
·提问方式 | 第33-34页 |
·统计数据分析 | 第34页 |
·CVM的适用范围 | 第34页 |
·自然资本总价值汇总 | 第34-35页 |
4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案例 | 第35-51页 |
·黑龙江友林业局自然资本评估 | 第35-40页 |
·森林实物价值核算 | 第35-36页 |
·森林生态价值 | 第36-38页 |
·森林社会价值 | 第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40页 |
·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 | 第40-47页 |
·直接使用价值 | 第40-41页 |
·间接使用价值 | 第41-47页 |
·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 | 第47-51页 |
·间接使用价值 | 第47-51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51-53页 |
·结论 | 第51页 |
·取得的进展 | 第51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51-52页 |
·尚需开展的工作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5-5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