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普通畜牧学论文--草地学、草原学论文--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

云南省永平县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理论探讨与实践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可持续发展理论第7-12页
 1.1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与基本含义第7-9页
 1.2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的背景第9页
 1.3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9-10页
 1.4 生态功能与成本分析第10-11页
 1.5 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认识第11-12页
第二章 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第12-18页
 2.1 公共地的悲剧(tragety of commons)第12页
 2.2 外部性概念第12-13页
 2.3 科斯(Coase)定理第13-14页
 2.4 对Coase定理的批评第14-16页
 2.5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第16-18页
第三章 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的意义及可持续性第18-21页
 3.1 人口压力和大量水土流失第18页
 3.2 草地是我省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8-19页
 3.3 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切入点第19页
 3.4 畜牧业发展与草地建设的可持续性第19-21页
第四章 国内外天然草原研究的现状第21-23页
第五章 草食型畜牧业是适合县情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第23-29页
 5.1 草食型畜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第23-26页
 5.2 草山草地的生态可持续性第26-27页
 5.3 草山草地的经济可持续性第27-29页
第六章 永平县天然草场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第29-33页
 6.1 永平县天然草场的“准公共地”性质第29页
 6.2 永平天然草场版“囚徒的困境”第29-30页
 6.3 永平县天然草场的外部性第30-31页
 6.4 永平天然草场的“准公共地”悲剧第31-33页
第七章 永平县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第33-40页
 7.1 规划的背景、依据和原则第33-35页
 7.2 产业布局及基本情况第35-37页
 7.3 运行机制第37-38页
 7.4 技术措施第38-39页
 7.5 组织措施第39-40页
第八章 对天然草场问题的制度经济学破解第40-42页
第九章 预期效益目标第42-44页
 9.1 经济和社会效益第42页
 9.2 生态效益第42-44页
第十章 结语第44-46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46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个人简历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蓖麻雌性单株两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及繁殖体系构建
下一篇:地锦与五叶地锦种质创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