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| ABSTRACT | 第3-7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1页 |
| ·谐振型逆变器的发展与现状 | 第7-8页 |
| ·IGBT 的发展与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论文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谐振型逆变器 | 第11-18页 |
| ·谐振型逆变器结构选择 | 第11-13页 |
| ·频率跟踪方法选择 | 第13-15页 |
| ·功率调节方式选择 | 第15页 |
| ·功率器件选择 | 第15-18页 |
| 第三章 串联谐振型逆变器控制与保护技术 | 第18-32页 |
| ·串联谐振型逆变器工作状态分析 | 第18-21页 |
| ·理论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19-21页 |
| ·逆变器控制电路组成 | 第21页 |
| ·锁相环频率跟踪技术 | 第21-26页 |
| ·鉴相器 | 第22-23页 |
| ·环路滤波器 | 第23页 |
| ·压控振荡电路 | 第23-24页 |
| ·锁相环路的锁定与跟踪 | 第24-26页 |
| ·稳态相差问题 | 第26页 |
| ·IGBT 驱动技术 | 第26-28页 |
| ·栅极驱动设计原则 | 第26-27页 |
| ·常用 IGBT 驱动电路 | 第27-28页 |
| ·逆变器保护技术 | 第28-32页 |
| ·短路过流保护技术 | 第29-30页 |
| ·过电压保护技术 | 第30-32页 |
| 第四章 逆变器控制与保护电路设计 | 第32-45页 |
| ·控制与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| 第32页 |
| ·频率跟踪电路设计 | 第32-37页 |
| ·跟踪信号的选取 | 第32页 |
| ·频率跟踪电路 | 第32-35页 |
| ·死区形成电路 | 第35-36页 |
| ·相位补偿电路 | 第36-37页 |
| ·定角控制电路 | 第37页 |
| ·起动电路设计 | 第37-39页 |
| ·驱动电路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保护电路设计 | 第40-45页 |
| ·短路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| 第40-44页 |
| ·短路现象仿真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“间歇电流源”瞬间短路保护电路 | 第41-43页 |
| ·短路过流检测电路 | 第43-44页 |
| ·短路过流保护控制电路 | 第44页 |
| ·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50kW/100kHzIGBT串联谐振型电源样机设计 | 第45-52页 |
| ·样机设计方案 | 第45页 |
| ·整流侧设计 | 第45-49页 |
| ·整流侧主电路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整流侧参数计算 | 第46-47页 |
| ·滤波参数计算 | 第47-49页 |
| ·逆变侧设计 | 第49-52页 |
| ·逆变侧主电路设计 | 第49页 |
| ·逆变侧参数计算 | 第49-50页 |
| ·负载电路参数计算 | 第50-52页 |
| 第六章 样机实验 | 第52-56页 |
| ·静态调试 | 第52页 |
| ·动态调试 | 第52-55页 |
| ·整流侧调试 | 第52页 |
| ·逆变侧调试 | 第52-53页 |
| ·整机调试 | 第53-55页 |
| ·调试过程经验总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七章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