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论 | 第1-13页 |
1.1 课题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9-11页 |
1.3 课题的主要工作与论文组织 | 第11-13页 |
1.3.1 课题的主要工作 | 第11页 |
1.3.2 论文的组织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数据挖掘理论研究 | 第13-28页 |
2.1 数据挖掘的提出与定义 | 第13-14页 |
2.1.1 数据挖掘的提出 | 第13页 |
2.1.2 数据挖掘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2.2 数据挖掘的数据来源 | 第14-15页 |
2.3 数据挖掘所发现的知识 | 第15-16页 |
2.4 数据挖掘分类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4.1 数据挖掘的分类 | 第16页 |
2.4.2 数据挖掘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5 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与数据挖掘的步骤 | 第20-22页 |
2.5.1 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5.2 数据挖掘步骤 | 第21-22页 |
2.6 与数据挖掘相关技术 | 第22-26页 |
2.6.1 数据仓库 | 第23-24页 |
2.6.2 知识发现 | 第24-25页 |
2.6.3 联机分析处理 | 第25页 |
2.6.4 客户关系管理 | 第25-26页 |
2.6.5 与数据挖掘的其它相关技术 | 第26页 |
2.7 数据挖掘在行业中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关联规则挖掘与频繁项目集发现算法 | 第28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关联规则挖掘的基本概念 | 第28-29页 |
3.3 关联规则的挖掘过程 | 第29-31页 |
3.4 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 | 第31-36页 |
3.4.1 Apriori算法 | 第31-33页 |
3.4.2 AprinriTid算法 | 第33-35页 |
3.4.3 算法 Apriori与算法 AprioriTid的说明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频繁项目集发现算法的改进 | 第37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37-38页 |
4.2 减少候选项目集数量的方法 | 第38-39页 |
4.3 不断减小事务数据库 D的长度 | 第39-40页 |
4.4 减少数据库 D的扫描次数的改进 | 第40-49页 |
4.4.1 一次扫描数据库的方法及其改进 | 第41-43页 |
4.4.2 动态自适应方式减少数据库扫描次数 | 第43-49页 |
4.5 逐渐减少事务记录的长度 | 第49-50页 |
4.6 Apriori_Auto算法 | 第50-53页 |
4.7 改进的算法总结 | 第53-55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基于 Apriori_Auto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实验系统 | 第56-68页 |
5.1 系统整体结构 | 第56-57页 |
5.2 系统主要数据结构设计 | 第57-62页 |
5.2.1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| 第57-59页 |
5.2.2 频繁k项目集的数据结构 | 第59-62页 |
5.3 频繁项目集生成算法 Apriori_Auto的实现 | 第62-64页 |
5.4 关联规则的生成 | 第64页 |
5.5 本实验系统运行说明与实例 | 第64-6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