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势交互的增强现实应用系统研究与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6-8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6-7页 |
| ·论文组织安排 | 第7-8页 |
| 第2章 基础技术研究 | 第8-26页 |
| ·AR基本概念 | 第8-14页 |
| ·什么是AR | 第8-9页 |
| ·AR的主要应用 | 第9-12页 |
| ·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AR显示技术 | 第14-18页 |
| ·视频透视显示 | 第14-15页 |
| ·光学透视显示 | 第15-16页 |
| ·普通显示器显示 | 第16-17页 |
| ·投影式显示 | 第17页 |
| ·手持式显示器显示 | 第17-18页 |
| ·AR注册技术 | 第18-21页 |
| ·静态注册 | 第18页 |
| ·基于跟踪器的动态注册 | 第18-19页 |
| ·基于视觉的动态注册 | 第19-20页 |
| ·注册误差 | 第20-21页 |
| ·手势交互技术 | 第21-26页 |
| ·手势建模 | 第22-23页 |
| ·手势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手势识别 | 第24-26页 |
| 第3章 模拟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6-45页 |
| ·系统组成 | 第26-27页 |
| ·系统功能结构 | 第27-28页 |
| ·系统工作过程 | 第28页 |
| ·基于视觉的跟踪子系统 | 第28-42页 |
| ·针孔摄像机模型 | 第29-33页 |
| ·用平面模式进行增强 | 第33-37页 |
| ·目标检测 | 第37-39页 |
| ·特征跟踪 | 第39-41页 |
| ·子系统特点 | 第41-42页 |
| ·手势识别子系统 | 第42-45页 |
| ·手势模型 | 第42-43页 |
| ·子系统概述 | 第43-44页 |
| ·子系统有限状态机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系统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| 第45-60页 |
| ·重叠区域轮廓提取方案 | 第45-51页 |
| ·图像稳定 | 第45-46页 |
| ·图像作差 | 第46-47页 |
| ·图像分割 | 第47页 |
| ·连通区域搜索 | 第47-49页 |
| ·对一般跟踪系统的两点改进 | 第49-51页 |
| ·通过手势的AR交互 | 第51-57页 |
| ·手势指尖位置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手指数目分析 | 第54页 |
| ·手势识别 | 第54页 |
| ·在AR环境中的交互 | 第54-57页 |
| ·系统性能优化 | 第57-60页 |
| ·目标检测 | 第57-58页 |
| ·角点检测 | 第58-59页 |
| ·稳定处理 | 第59页 |
| ·视频增强 | 第59-60页 |
| 第5章 结束语 | 第60-62页 |
| ·论文工作总结 | 第60-61页 |
| ·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附录: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