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室内设计风格变迁--中国古代室内设计初探
第1章 绪论 | 第1-9页 |
·室内设计的定义 | 第7页 |
·室内设计的起源 | 第7-9页 |
第2章 原始社会室内设计 | 第9-27页 |
·室内设计的"无意识"与"有意识" | 第9-11页 |
·规圆矩方的室内平面型制 | 第11-14页 |
·室内分间制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·平面布局中的火塘文化 | 第16-19页 |
·室内柱式及室内木结构 | 第19-22页 |
·室内设计手法 | 第22-27页 |
第3章 夏商周时期室内设计 | 第27-45页 |
·室内空间的新型制--宫殿室内 | 第27-29页 |
·副阶周匝 | 第29-31页 |
·前朝后寝 | 第31-33页 |
·明堂与四旁两夹 | 第33-35页 |
·"一堂两内" | 第35-37页 |
·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室内设计中的意识形态 | 第40-45页 |
第4章 春秋战国时期室内设计 | 第45-55页 |
·室内功能分区纵向化与集中化 | 第45-46页 |
·室内木构与彩画的亲缘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四旁两夹的突破 | 第47-49页 |
·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| 第49-53页 |
·室内设计中的意识形态--儒、墨、道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秦汉时期室内设计 | 第55-68页 |
·楼式室内与大跨度空间 | 第55-58页 |
·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| 第58-63页 |
·秦汉室内风格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| 第63-68页 |
第6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室内设计 | 第68-79页 |
·殿堂之分、东西堂制与开间的规律 | 第68-70页 |
·佛教建筑室内兴起与完善 | 第70-72页 |
·陵墓室内的"繁简"更替 | 第72-73页 |
·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| 第73-79页 |
第7章 隋唐时期室内设计 | 第79-89页 |
·异形平面 | 第79-80页 |
·金厢斗底槽与满堂柱网 | 第80-81页 |
·佛坛在内--佛光寺和南禅寺 | 第81-84页 |
·隋唐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| 第84-89页 |
第8章 宋、辽、金、元时期的室内设计 | 第89-103页 |
·室内空间中的柱式分隔 | 第89-91页 |
·《营造法式》与室内木构 | 第91-95页 |
·宋、辽、金元时期代表性室内 | 第95-98页 |
·室内设计的要素分析 | 第98-103页 |
第9章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 | 第103-138页 |
·梁架构成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| 第103-104页 |
·室内空间的繁化与简化 | 第104-107页 |
·明清彩画构成 | 第107-113页 |
·门窗构成 | 第113-116页 |
·明清民居室内特点 | 第116-118页 |
·明清时期代表性室内 | 第118-125页 |
·明清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| 第125-134页 |
·室内空间的异化与同化 | 第134-138页 |
第10章 结论 | 第138-139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39-1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0-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