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导论 | 第1-28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 | 第17-21页 |
一、我国外贸现状带来的思考 | 第17-18页 |
二、对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思考 | 第18-20页 |
三、扩展后的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现实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动态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论文研究框架、内容及创新 | 第23-28页 |
一、研究框架与内容 | 第23-25页 |
二、文章的创新之处 | 第25-27页 |
三、文章的不足之处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| 第28-55页 |
第一节 比较优势的含义 | 第28-31页 |
一、比较优势的机会成本原则 | 第28-29页 |
二、比较优势的表现形式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静态分析 | 第31-34页 |
一、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 | 第31-32页 |
二、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| 第32页 |
三、基本结论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静态分析 | 第34-42页 |
一、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 | 第34-37页 |
二、需求偏好与比较优势 | 第37-39页 |
三、差异性产品与比较优势 | 第39-40页 |
四、基本结论 | 第40-42页 |
第四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| 第42-55页 |
一、要素变动与比较优势 | 第43-46页 |
二、技术变动与比较优势 | 第46-49页 |
三、制度与比较优势的变动 | 第49-52页 |
四、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一般分析 | 第55-84页 |
第一节 比较优势成本原则的缺陷 | 第55-61页 |
一、现存比较优势理论的共同点 | 第55-56页 |
二、机会成本与生产成本的统一 | 第56-58页 |
三、比较优势成本原则对现实的指导误区 | 第58-61页 |
第二节 比较优势的附加值原则 | 第61-73页 |
一、比较优势成本原则的简单再现 | 第62-65页 |
二、比较优势附加值原则的剖析 | 第65-72页 |
三、比较优势附加值原则与现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兼容性 | 第72-73页 |
第三节 比较优势利润原则:成本原则与附加值原则的统一 | 第73-84页 |
一、整合成本原则与附加值原则的可能性 | 第73-74页 |
二、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决定 | 第74-76页 |
三、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几何表示 | 第76-78页 |
四、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内部结构 | 第78-81页 |
五、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区域 | 第81-84页 |
第四章 品牌视角下的比较优势利润原则 | 第84-119页 |
第一节 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品牌经济分析 | 第85-95页 |
一、品牌定义的文献综述 | 第86-89页 |
二、市场结构与品牌 | 第89-90页 |
三、消费者与品牌 | 第90-92页 |
四、生产厂商与品牌 | 第92-94页 |
五、简要结论 | 第94-95页 |
第二节 品牌优势下的成本原则 | 第95-98页 |
第三节 品牌优势下的附加值原则 | 第98-100页 |
第四节 获取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品牌策略 | 第100-108页 |
一、品牌产品最小差异化的理论解释 | 第101-104页 |
二、获取比较优势的出口品牌策略 | 第104-107页 |
三、出口产品的品牌投资时间序列 | 第107-108页 |
第五节 加入品牌因素的比较优势利润原则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| 第108-114页 |
一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要回顾 | 第108-110页 |
二、比较优势利润原则与资本逆向流动 | 第110-114页 |
第六节 我国企业海外战略的比较优势分析——以海尔为例 | 第114-119页 |
一、海尔集团发展简介 | 第114-116页 |
二、海尔海外战略的解析 | 第116-119页 |
第五章 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| 第119-145页 |
第一节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| 第120-125页 |
一、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 | 第120-121页 |
二、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 | 第121-123页 |
三、进出口商品价格比 | 第123-125页 |
四、简要结论 | 第125页 |
第二节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实证分析 | 第125-129页 |
一、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总体状况 | 第125-127页 |
二、我国工业制成品分类出口的竞争力指数 | 第127-129页 |
三、简要结论 | 第129页 |
第三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 | 第129-135页 |
一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129-131页 |
二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 | 第131-133页 |
三、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原因分析 | 第133-135页 |
第四节 中印软件行业发展对比与启示 | 第135-139页 |
一、概况比较 | 第135-136页 |
二、原因分析 | 第136-138页 |
三、启示 | 第138-139页 |
第五节 比较优势利润原则与承接“世界工厂”角色 | 第139-145页 |
一、我国走向“世界工厂”的现状分析 | 第139-140页 |
二、我国制造业与“世界工厂”的差距 | 第140-143页 |
三、运用比较优势利润原则承接世界工厂的途径与对策 | 第143-145页 |
第六章 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内部实现机制 | 第145-172页 |
第一节 技术创新是比较优势培育的重点 | 第146-153页 |
一、技术创新与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 | 第146-148页 |
二、我国提升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类型选择 | 第148-152页 |
三、我国出口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对策思考 | 第152-153页 |
第二节 自有强势品牌是实现比较优势的主要途径 | 第153-162页 |
一、品牌与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 | 第154页 |
二、我国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54-157页 |
三、我国出口企业品牌国际化方式的选择 | 第157-160页 |
四、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对策性思考 | 第160-162页 |
第三节 人力资本是实现比较优势的主体 | 第162-172页 |
一、人力资本理论的简要回顾 | 第162-163页 |
二、人力资本与比较优势的实现 | 第163-166页 |
三、我国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 | 第166-169页 |
四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,促进我国外贸比较优势的实现 | 第169-172页 |
第七章 比较优势利润原则的外部实现机制 | 第172-196页 |
第一节 市场是比较优势利润原则实现的前提 | 第172-180页 |
一、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| 第172-174页 |
二、市场与比较优势的实现 | 第174-176页 |
三、推进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 | 第176-180页 |
第二节 信息充分是比较优势利润原则实现的保障 | 第180-186页 |
一、信息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| 第180-181页 |
二、信息与比较优势的实现 | 第181-184页 |
三、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对比较优势实现的对策性思考 | 第184-186页 |
第三节 制度是比较优势利润原则实现的约束 | 第186-196页 |
一、制度的含义 | 第186-187页 |
二、制度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| 第187-188页 |
三、制度因素与比较优势的实现 | 第188-192页 |
四、营造促进比较优势实现的制度环境 | 第192-1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6-205页 |
后记 | 第2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