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--地方旅游事业论文

贵州镇远古镇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5页
导论第15-20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第三节 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-18页
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三、研究资料第18页
 第四节 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8-20页
  一、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18-19页
  二、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9-20页
第一章 镇远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第一节 循环经济理论及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20-21页
 第二节 对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的基本界定第21-22页
 第三节 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基本情况第22-23页
第二章 镇远旅游业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现状第23-33页
 第一节 镇远旅游业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的表现形式第23-27页
  一、镇远旅游业简介第23-24页
  二、镇远旅游业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现象第24-27页
 第二节 镇远旅游业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存在的原因分析第27-30页
  一、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不同民族的环保意识存在差异第27-28页
  二、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对环保问题的认知差距第28-29页
  三、传统文化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导致环保意识差异第29页
  四、当地原著居民社会的欠发达性导致对环保问题的认知不足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镇远旅游业“单向线性发展模式”的消极影响第30-33页
  一、对经济方面的消极影响第30-31页
  二、对环境方面的消极影响第31-32页
  三、对社会文化方面的消极影响第32-33页
第三章 镇远旅游业实现循环发展的模式选择第33-47页
 第一节 三种较成功的古镇旅游业发展模式介绍第34-39页
  一、结合旅游业进行产业化改革的丽江模式第34-36页
  二、以生态环境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婺源模式第36-37页
  三、以文化旅游为主、民族风情为辅的凤凰模式第37-39页
 第二节 上述三种模式对镇远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第39-41页
  一、产业化改革是实现旅游业循环发展的必经之路第39-40页
  二、旅游业发展中要时刻注意生态环境的优化第40-41页
  三、注意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第41页
 第三节 低碳旅游模式——镇远旅游的合适选择第41-47页
  一、着力发展适合自己的模式——低碳旅游模式第41-43页
  二、低碳旅游模式概述第43-46页
   (一) 何为低碳旅游模式第43-44页
   (二) 如何实现低碳旅游模式第44-46页
  三、镇远如何按低碳旅游模式实现发展第46-47页
第四章 镇远旅游低碳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第47-54页
 第一节 宏观层面:制度保障第47-48页
 第二节 中观层面:政府、企业共同参与第48-52页
  一、加强政府职能第48-50页
  二、重视环境建设第50页
  三、重视人文资源的发掘第50-51页
  四、科学开发自然景观资源第51-52页
 第三节 微观层面:旅游参与者加强自律第52-54页
  一、对于旅游业从业者第52-53页
  二、对于旅游业消费者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 (调查问卷)第56-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企业上市前私募股权投资定价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影响北京旅游纪念品购买因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