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埋脱水法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第一部分 | 第8-17页 |
1材料方法 | 第8-9页 |
·材料来源及其培养 | 第8页 |
·主要试剂与配制 | 第8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8-9页 |
·包埋 | 第8-9页 |
·脱水及含水量的测定 | 第9页 |
·冰冻及化冻 | 第9页 |
·化冻后的恢复、再培养 | 第9页 |
·存活率的测定 | 第9页 |
·脱水速率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9页 |
·含水量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9页 |
·化冻方法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9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9-15页 |
·不同提取剂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·脱水速率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0-12页 |
·胶球含水量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化冻温度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冷冻保存后条斑紫菜丝状体的形态观测 | 第14-15页 |
3. 讨论 | 第15-16页 |
·脱水速率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胶球含水量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化冻温度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6页 |
4. 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部分 | 第17-35页 |
结果与讨论 | 第17页 |
含水量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7页 |
保存条件对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7-20页 |
保存后条斑紫菜丝状体的形态观测 | 第20页 |
小结 | 第20-21页 |
结论 | 第21-22页 |
综述 | 第22-35页 |
1. 种质保存技术概述 | 第22-24页 |
·种质保存的目的、意义 | 第22页 |
·植物种质保存技术的主要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种子保存 | 第22页 |
·建立植物园或种质资源圃(库) | 第22-23页 |
·植物离体细胞、组织及器官的常规保存 | 第23-24页 |
·一般保存 | 第23页 |
·缓慢生长法 | 第23-24页 |
·超低温保存 | 第24页 |
2. 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 | 第24-29页 |
·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原理及理论基础 | 第25-26页 |
·植物物种质超低温保存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一步法 | 第26页 |
·两步法 | 第26-27页 |
·玻璃化方法 | 第27页 |
·包埋脱水法 | 第27-28页 |
·多种方法的结合 | 第28页 |
·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的程序和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8-29页 |
·材料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冰冻前的预培养 | 第28页 |
·冰冻保护剂 | 第28页 |
·降温冰冻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贮藏 | 第29页 |
·化冻及再培养 | 第29页 |
3.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 | 第29-33页 |
·藻类超低温保存的意义 | 第29页 |
·影响藻类超低温保存存活率的主要因素 | 第29-32页 |
·细胞因素 | 第29-30页 |
·物理因素 | 第30-32页 |
·存活率的鉴定 | 第32页 |
·藻类超低温保存技术的改进和研究进展 | 第32-33页 |
4. 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技术 | 第33-35页 |
·褐藻胶包埋技术 | 第33-34页 |
·脱水 | 第34页 |
·直接干燥脱水 | 第34页 |
·高浓度预处理 | 第34页 |
·硅胶吸附法脱水 | 第34页 |
·几种方法相结合 | 第34页 |
·包埋脱水技术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0页 |
Abstract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