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目录 | 第6-12页 |
绪论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48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| 第14-16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4-15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组成和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PEMFC 阴极电催化剂研究现状 | 第16-24页 |
·Pt 基催化剂 | 第17-23页 |
·Pt/C 催化剂 | 第17-18页 |
·Pt-M/C 合金催化剂 | 第18-20页 |
·Pt 基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0-22页 |
·Pt 基催化剂的载体 | 第22-23页 |
·非Pt 催化剂 | 第23-24页 |
·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催化剂 | 第23-24页 |
·其它催化剂 | 第24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阳极CO 中毒问题 | 第24-26页 |
·CO 中毒问题的提出 | 第24-25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CO 问题的解决方案 | 第25-26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26-29页 |
·PtRu 催化剂 | 第26页 |
·PtSn 催化剂 | 第26-27页 |
·PtMo 催化剂 | 第27-28页 |
·Pt/WO_3催化剂 | 第28页 |
·多组分催化剂 | 第28-29页 |
·其它催化剂 | 第29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制备工艺现状 | 第29-36页 |
·厚层憎水电极结构 | 第29-30页 |
·薄层亲水电极 | 第30-32页 |
·厚层亲水电极 | 第32页 |
·Uchida 型电极 | 第32-33页 |
·厚层憎水电极的改进型 | 第33-34页 |
·超薄催化层电极 | 第34页 |
·非均匀电极 | 第34-35页 |
·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催化层 | 第35页 |
·化学沉积法 | 第35-36页 |
·催化膜(catalyst coated membrane, CCM) | 第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8页 |
第二章 MEA 制备及电池操作条件的优化 | 第48-69页 |
·引言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 | 第49-52页 |
·电极扩散层的制备 | 第49-50页 |
·碳纸预处理 | 第49-50页 |
·微孔层(Micro pore layer, MPL)的制备 | 第50页 |
·电极催化层的制备 | 第50页 |
·质子交换膜的处理 | 第50页 |
·MEA 的热压工艺 | 第50-51页 |
·电池的组装 | 第51-52页 |
·单电池的评价装置流程 | 第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66页 |
·扩散层组分与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9页 |
·支撑层(support layer)憎水化程度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微孔层碳粉性质和担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9页 |
·催化层制备工艺与Nafion 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·MEA 热压条件的优化 | 第61-63页 |
·质子交换膜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电池操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第三章 Nafion 部分分解的电极及其制备 | 第69-86页 |
·引言 | 第70页 |
·实验 | 第70-71页 |
·MEA制备 | 第70-71页 |
·扩散层制备 | 第70页 |
·催化层制备 | 第70页 |
·MEA 制备 | 第70-71页 |
·电极表征 | 第71页 |
·显微镜表征 | 第71页 |
·热分析 | 第71页 |
·循环伏安测试 | 第71页 |
·单电池的组装和评价 | 第7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3页 |
·Nafion-pyrolyzed 电极与PTFE 粘结的憎水电极表面结构比较 | 第71-75页 |
·Nafion 分解的电极与厚层憎水电极的单电池性能比较 | 第75-76页 |
·热处理温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76-79页 |
·热处理时间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·Nafion 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·催化层中Pt 的利用率 | 第81-83页 |
·小结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
第四章 Pt/C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| 第86-101页 |
·引言 | 第86-87页 |
·实验 | 第87-90页 |
·碳载体的处理 | 第87页 |
·Pt/C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87页 |
·催化剂表征 | 第87-89页 |
·催化剂中Pt 含量的测定 | 第88页 |
·催化剂物理性质的测定 | 第88页 |
·XRD 表征 | 第88页 |
·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| 第88-89页 |
·电极和MEA 的制备 | 第89页 |
·扩散层的制备 | 第89页 |
·催化层的制备 | 第89页 |
·MEA 的制备 | 第89页 |
·催化剂的单电池性能评价 | 第89-9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0-98页 |
·不同还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单电池性能 | 第90页 |
·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| 第90-92页 |
·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| 第92-96页 |
·XRD 表征结果 | 第96-98页 |
·小结 | 第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1页 |
第五章Pt-M/C 催化剂 | 第101-120页 |
·引言 | 第101-102页 |
·实验 | 第102-104页 |
·催化剂制备 | 第102-103页 |
·催化剂表征 | 第103页 |
·电极和MEA 的制备 | 第103-104页 |
·催化剂的单电池性能评价 | 第10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4-117页 |
·浸渍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能和表征 | 第104-108页 |
·初湿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能和表征 | 第108-117页 |
·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0页 |
第六章 阳极抗 CO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| 第120-149页 |
·引言 | 第120-122页 |
·实验 | 第122-125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122页 |
·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| 第122-123页 |
·薄膜电极的制备 | 第122-123页 |
·薄膜电极循环伏安测试 | 第123页 |
·薄膜电极CO 溶出伏安测试 | 第123页 |
·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| 第123页 |
·XRD 表征 | 第123页 |
·TEM 表征 | 第123页 |
·热分析 | 第123页 |
·膜电极三合一的制备 | 第123-124页 |
·单电池评价 | 第124-12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5-143页 |
·PtRu/C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25-132页 |
·催化剂的晶相分析 | 第125-128页 |
·催化剂的TEM 表征 | 第128页 |
·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| 第128-132页 |
·PtRu/C 催化剂性能的单电池评价 | 第132-133页 |
·PtAu-Fe_2O_3/C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33-141页 |
·催化剂的热分析 | 第133-136页 |
·催化剂的XRD 表征 | 第136-137页 |
·催化剂的TEM 表征 | 第137页 |
·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| 第137-141页 |
·PtAu-Fe_2O_3/C催化剂的单电池性能评价 | 第141-143页 |
·小结 | 第143-1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4-149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149-151页 |
进一步工作设想 | 第151-152页 |
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 | 第152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