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引言 | 第1-27页 |
1 概述 | 第9页 |
1.1 废水厌氧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 | 第9-18页 |
1.1.1 复杂物料的厌氧降解阶段 | 第9-13页 |
1.1.2 一步或两步的厌氧处理的微生物学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1.3 缺氧条件下的其它生物降解作用 | 第14-15页 |
1.1.4 厌氧处理的动力学原理 | 第15-17页 |
1.1.5 UASB反应器原理 | 第17-18页 |
1.2 污泥颗粒化的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 影响UASB反应器的主要因素 | 第20-21页 |
1.3.1 温度 | 第20页 |
1.3.2 pH值 | 第20页 |
1.3.3 营养物 | 第20页 |
1.3.4 微量元素 | 第20-21页 |
1.3.5 毒性物质 | 第21页 |
1.4 碱度及其对厌氧处理系统的影响 | 第21-26页 |
1.4.1 关于碱度([ALK])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1.4.2 废水中碱度的来源 | 第22-23页 |
1.4.3 总碱度与碳酸氢盐碱度 | 第23-24页 |
1.4.4 厌氧消化过程中PH与酸碱缓冲体系、碱度的相互关系 | 第24-26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、内容及其意义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研究、监测方法及装置 | 第27-30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2.2 监测指标及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3 实验装置 | 第28-30页 |
2.3.1 实验系统条件 | 第28页 |
2.3.2 接种污泥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无固有碱度废水的UASB处理研究 | 第30-39页 |
3.1 UASB反应器的运行过程 | 第30-33页 |
3.1.1 废水性质 | 第30-31页 |
3.1.2 水质调节 | 第31页 |
3.1.3 污泥接种 | 第31页 |
3.1.4 驯化启动 | 第31-32页 |
3.1.5 COD浓度冲击试验 | 第32-33页 |
3.2 进、出水COD及去除率 | 第33-34页 |
3.3 出水碱度及挥发酸变化 | 第34-35页 |
3.4 进出、水pH变化 | 第35-36页 |
3.5 污泥性质变化 | 第36-38页 |
3.6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中、低碱度废水的污泥颗粒化研究 | 第39-55页 |
4.1 实验水质及实验条件 | 第39-40页 |
4.1.1 试验水质 | 第39页 |
4.1.2 实验条件 | 第39-40页 |
4.1.3 实验过程 | 第40页 |
4.2 碱度对UASB启动中负荷和去除率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4.3 碱度对污泥量、污泥负荷的影响 | 第43-48页 |
4.4 两种碱度下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及沉降速度 | 第48-49页 |
4.5 厌氧污泥活性检测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| 第49-54页 |
4.6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高碱度废水对UASB钙盐沉淀及鸟粪石结晶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5.1 钙盐沉淀 | 第55页 |
5.2 鸟粪石沉淀 | 第55-56页 |
5.3 高碱度系统工程试验 | 第56-58页 |
5.4 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9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9页 |
6.2 建议 | 第59-61页 |
附录 缩略语一览 | 第61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