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MTS无线接入网的QOS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名词索引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UMTS无线接入网络结构 | 第9-22页 |
·UMTS体系结构 | 第9-11页 |
·UTRAN总体结构和接口描述 | 第11-18页 |
·UTRAN的逻辑结构 | 第11页 |
·UTRAN各接口的基本协议结构 | 第11-13页 |
·UTRAN完成的功能 | 第13-14页 |
·Iu接口 | 第14-15页 |
·Iur接口 | 第15-17页 |
·Iub接口 | 第17-18页 |
·无线接口总体描述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工具和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OPNET结构和功能 | 第20页 |
·OPNET仿真流程 | 第20页 |
·OPNET分析环境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UMTS网络的QOS | 第22-32页 |
·不同层面的QOS | 第22-24页 |
·端到端业务和UMTS承载业务 | 第23页 |
·无线接入承载业务和核心网络承载业务 | 第23-24页 |
·无线承载业务和Iu承载业务 | 第24页 |
·骨干网络业务 | 第24页 |
·UMTS的QOS类别 | 第24-27页 |
·会话类型 | 第25-26页 |
·流类型 | 第26页 |
·交互类型 | 第26页 |
·背景类型 | 第26-27页 |
·QOS属性 | 第27-32页 |
·UMTS承载业务的属性 | 第27-29页 |
·无线接入承载业务的属性 | 第29-31页 |
·Iu承载业务属性 | 第31页 |
·核心网络承载业务属性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UTRAN的QOS | 第32-42页 |
·UTRAN结构的演进 | 第32-33页 |
·无线资源管理策略 | 第33-35页 |
·协议模式的适配 | 第33-34页 |
·切换策略 | 第34页 |
·呼叫接入控制 | 第34页 |
·无线承载控制 | 第34-35页 |
·IP QOS的两种体系结构 | 第35-39页 |
·IntServ方案 | 第35-36页 |
·DiffServ方案 | 第36-37页 |
·IP QOS实现机制 | 第37-39页 |
·IP UTRAN QOS方案 | 第39-40页 |
·UTRAN Hop-to-Hop QOS方案 | 第40-41页 |
·UTRAN End-to-End QOS方案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UMTS网络仿真及QOS研究 | 第42-56页 |
·UE体系结构 | 第42-47页 |
·UE节点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UE进程模型 | 第43-47页 |
·Node-B体系结构 | 第47-48页 |
·Node-B节点模型 | 第47页 |
·Node-B进程模型 | 第47-48页 |
·RNC结构 | 第48-50页 |
·RNC节点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RNC进程模型 | 第49-50页 |
·CN体系结构 | 第50-52页 |
·CN节点模型 | 第50-51页 |
·CN进程模型 | 第51-52页 |
·无线空中接口 | 第52-54页 |
·仿真网络模型 | 第54页 |
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WCDMA系统规划的关键问题 | 第56-63页 |
·第二代与第三代移动网络规划的区别 | 第56页 |
·3G网络规划中基站容量与覆盖范围 | 第56-60页 |
·基站容量 | 第57-59页 |
·基站覆盖范围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| 第66-67页 |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7-6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