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6页 |
·复合材料 | 第10-11页 |
·高聚物基复合材料 | 第11-26页 |
·橡胶的使用 | 第11-12页 |
·填料的使用 | 第12-26页 |
·新型炭黑的开发和炭黑的改性 | 第13-14页 |
·白炭黑的使用与化学改性 | 第14-19页 |
·白炭黑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短纤维-橡胶复合材料(SFRC) | 第20-26页 |
·动态力学热分析(DMTA) | 第26-33页 |
·动态力学热分析(DMTA)的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| 第26-27页 |
·动态力学热分析(DMTA)的特点 | 第27页 |
·DMTA的测试原理 | 第27-29页 |
·DMTA在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9-33页 |
·估减震橡胶制品的耐老化性 | 第29-30页 |
·表征高分子材料的阻尼特性 | 第30-31页 |
·评价复合材料的界面 | 第31-32页 |
·预测轮胎的使用性能 | 第32-33页 |
·结语 | 第33-34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34-36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5-36页 |
第二章 炭黑对NR和S-SBR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6-47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6-38页 |
·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| 第36-37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分析测试 | 第37-38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| 第37-38页 |
·动态力学分析(DMA) | 第3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6页 |
·炭黑用量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38-40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40-42页 |
·炭黑种类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42-44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白炭黑对NR和S-SBR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7-68页 |
·引言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·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| 第48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·分析测试 | 第49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| 第49页 |
·动态力学分析(DMA)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67页 |
·白炭黑用量对NR和S-S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8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50-55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55-58页 |
·白炭黑种类对NR和S-S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| 第58-62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58-60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60-62页 |
·白炭黑与炭黑对NR和S-SBR硫化胶增强效果的比较 | 第62-64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62-63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63-64页 |
·炭黑/白炭黑增强体系 | 第64-67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四章 短纤维对NR和S-SBR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8-90页 |
·引言 | 第68-6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9-71页 |
·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| 第69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69页 |
·分析测试 | 第69-71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| 第69-70页 |
·动态力学分析(DMA) | 第70页 |
·偏光显微镜分析 | 第70页 |
·扫描电镜分析 | 第70页 |
·DSC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9页 |
·短纤维-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| 第71-79页 |
·短纤维-橡胶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| 第71-73页 |
·短纤维在橡胶中的取向结构及黏合效果 | 第73-76页 |
·短纤维的黏合水平对SFRC应力-应变影响 | 第76-79页 |
·SFRC的动态力学性能 | 第79-85页 |
·短纤维用量对SFRC动态性能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·短纤维黏合效果及种类对SFRC动态性能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·频率对SFRC动态性能的影响 | 第83-85页 |
·SFRC的界面黏结效果与其耐磨性间的关系 | 第85-89页 |
·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评估 | 第86-8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