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·大地构造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路线 | 第13-14页 |
·具体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·研究进展及工作量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6-22页 |
·北京断陷盆地的发展 | 第16-18页 |
·古近纪断陷盆地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新近纪断陷盆地的发展 | 第17页 |
·断陷盆地第四纪更新世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断陷盆地第四纪全新世的发展 | 第18页 |
·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地层 | 第18-22页 |
·古永定河冲洪积扇结构 | 第18-19页 |
·潮白河冲洪积扇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沉积坳陷的结构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古地磁学原理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2-29页 |
·古地磁场 | 第22-23页 |
·剩磁类型 | 第23页 |
·岩石磁学 | 第23-25页 |
·退磁技术 | 第25-26页 |
·地磁极性倒转与地磁极性年表 | 第26-29页 |
第4章 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工作 | 第29-38页 |
·采样区地质背景 | 第29-34页 |
·野外加工和样品室内测试 | 第34-35页 |
·所用实验仪器简介 | 第35-38页 |
·KLY-4S 卡帕桥磁化率仪和 CS-3 温控系统 | 第35-36页 |
·IM10-30 型脉冲磁化仪 | 第36页 |
·D2000 交变退磁仪 | 第36页 |
·TD-48 型热退磁仪 | 第36页 |
·JR-6A 型旋转磁力仪 | 第36-37页 |
·2G 755-4K 超导磁力仪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结果 | 第38-52页 |
·所有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以及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热磁实验结果(K-T 曲线) | 第39-41页 |
·等温剩磁实验结果(IRM) | 第41-42页 |
·退磁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价 | 第42-44页 |
·各个钻孔磁性地层柱的建立 | 第44-52页 |
·ZK07 磁性地层柱的建立 | 第44-46页 |
·ZK08 磁性地层柱的建立 | 第46-48页 |
·ZK09 磁性地层柱的建立 | 第48-50页 |
·ZK10 磁性地层柱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第6章 夏垫断裂活动性的讨论 | 第52-57页 |
·第一阶段 | 第52-54页 |
·第二阶段 | 第54-55页 |
·第三阶段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