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期极化铌酸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6页 |
| ·引言 | 第7-8页 |
| ·为什么要选择铌酸锂 | 第8-9页 |
| ·国际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9-23页 |
| ·晶体材料的改进 | 第9-10页 |
| ·制备工艺的改进 | 第10-12页 |
| ·样品结构的改进 | 第12-18页 |
| ·应用的扩展 | 第18-2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·课题来源与论文主要工作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互作用和准相位匹配原理 | 第26-50页 |
| ·非线性光学互作用 | 第26-37页 |
| ·光频的麦克斯韦方程 | 第26-27页 |
| ·非线性光学极化率 | 第27-28页 |
| ·三波非线性互作用的耦合波方程 | 第28-30页 |
| ·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| 第30-36页 |
| ·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| 第36-37页 |
| ·准相位匹配原理 | 第37-50页 |
| ·准相位匹配 | 第37-40页 |
| ·准相位匹配的调谐与误差分析 | 第40-46页 |
| ·频谱调谐曲线的合成 | 第46-50页 |
| 第三章 周期极化铌酸锂的制备 | 第50-70页 |
| ·铌酸锂晶体的基本性质 | 第50-59页 |
| ·铌酸锂的晶格结构 | 第50-51页 |
| ·铌酸锂的折射率方程 | 第51-53页 |
| ·铌酸锂晶体的热膨胀系数 | 第53-54页 |
| ·铌酸锂的周期极化过程 | 第54-57页 |
| ·铌酸锂的极化与击穿特性研究 | 第57-59页 |
| ·周期极化铌酸锂的研制 | 第59-70页 |
| ·样品的准备 | 第59-62页 |
| ·极化电源的改进 | 第62-63页 |
| ·有关限流电阻作用的讨论 | 第63-65页 |
| ·液体电极夹具 | 第65-67页 |
| ·极化波形 | 第67-68页 |
| ·铌酸锂电畴的观测方法 | 第68-70页 |
| 第四章 外加电场法极化电极结构的优化 | 第70-95页 |
| ·不同电极结构电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| 第70-81页 |
| ·模型的简化 | 第70-72页 |
| ·梳形电极与框形电极 | 第72-75页 |
| ·一种新颖的周期极化电极结构 | 第75-76页 |
| ·液体电极的气泡问题 | 第76-78页 |
| ·多种周期同时极化 | 第78-79页 |
| ·光刻缺陷对极化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| ·重要结构和工艺参数的理论分析 | 第81-95页 |
| ·极化过程的数学模型 | 第81-88页 |
| ·数值分析 | 第88-95页 |
| 第五章 铌酸锂周期极化与倍频实验研究 | 第95-101页 |
| ·铌酸锂周期极化实验 | 第96-99页 |
| ·周期极化铌酸锂倍频实验研究 | 第99-101页 |
| 第六章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和抗光折变掺杂铌酸锂 | 第101-108页 |
| ·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 | 第101-105页 |
| ·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对物理性能的提高 | 第101-102页 |
| ·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的折射率分布 | 第102-103页 |
| ·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的极化实验 | 第103-105页 |
| ·抗光折变掺杂铌酸锂 | 第105-108页 |
| ·掺镁铌酸锂 | 第106-107页 |
| ·掺锌铌酸锂 | 第107-108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108-11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0-125页 |
| 发表论文及专利 | 第125页 |
| 参与的研究项目 | 第125-126页 |
| 致谢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