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制度优化研究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9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框架 | 第11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社会医疗保险理论 | 第13-20页 |
·现代社会医疗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社会医疗保险的含义和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 | 第15页 |
·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模式 | 第15-20页 |
·国外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| 第15-18页 |
·社会保险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商业保险模式 | 第16页 |
·全民保险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储蓄保险模式 | 第17页 |
·社会主义医疗保险模式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在医疗保险改革中实行的医疗保险模式 | 第18-20页 |
·“两江式”(即九江、镇江),又称“直通式” | 第18页 |
·“海南式”,又称“板块式” | 第18页 |
·“塘青式”(即塘沽、青岛),又称“三金式” | 第18-19页 |
·“深圳式”,又称“分列式”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参保机制优化研究 | 第20-31页 |
·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| 第20-25页 |
·参保情况分析 | 第20-24页 |
·2004 年参保人员性别和年龄结构 | 第21-22页 |
·2004 年参保人员在职与退休比例 | 第22-23页 |
·2004 年参保人员年工资水平 | 第23-24页 |
·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建立大病统筹制度 | 第25-31页 |
·总体思路 | 第25-26页 |
·大病统筹制度的基本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的组织 | 第26页 |
·运用大病统筹解决不同对象的参保问题 | 第26-29页 |
·破产(改制)企业 | 第26-27页 |
·负担较重的的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 | 第27-28页 |
·困难群体 | 第28-29页 |
·灵活就业人员 | 第29页 |
·建立与大病统筹相配套的有效的制约机制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医院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| 第31-41页 |
·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医院管理的基本情况 | 第31-33页 |
·医院管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| 第31-32页 |
·目前的医院管理情况 | 第32页 |
·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3页 |
·建立有效规避道德风险的管理机制 | 第33-41页 |
·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 | 第33-35页 |
·运用博弈模型研究道德风险的规避 | 第35-36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36-41页 |
·建立住院费用标准定额控制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实行大型设备检查的“误用”赔付制 | 第37页 |
·实行单病种管理 | 第37-39页 |
·在医院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1-48页 |
·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展望 | 第41页 |
·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的总结与展望 | 第41-48页 |
·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的总结 | 第41-44页 |
·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,已经得到社会认可和接受 | 第41-42页 |
·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| 第42页 |
·医疗保险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| 第42页 |
·医疗保险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| 第42-43页 |
·医疗保险统筹机制作用日益显现 | 第43页 |
·参保职工的满意度 | 第43-44页 |
·承德市市本级医疗保险的展望 | 第44-48页 |
·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| 第44-46页 |
·保证统筹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| 第46-47页 |
·加强定点管理,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| 第47页 |
·适时完善政策,确保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