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基础教育的概念 | 第11页 |
·体质健康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体质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·健康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| 第13页 |
·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13-18页 |
·体质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| 第18-19页 |
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文献资料法 | 第20页 |
·专家座谈法 | 第20页 |
·实验法 | 第20-21页 |
4 分析与讨论 | 第21-34页 |
·指标筛选 | 第21-24页 |
·筛选原则 | 第21页 |
·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筛选 | 第21-22页 |
·心肺功能指标和方法的筛选 | 第22-23页 |
·肌肉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指标的筛选 | 第23-24页 |
·指标筛选的初步结果和测试结果 | 第24-26页 |
·指标筛选结果 | 第24-25页 |
·身体形态、心肺功能、力量和柔韧性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| 第25-26页 |
·评价标准的建立 | 第26-34页 |
·学生体质监测单项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 | 第26-30页 |
·学生体质监测单项指标评分表的建立 | 第30-33页 |
·学生体质监测指标体系百分位数建模的回代检验 | 第33-34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34-47页 |
·结论 | 第34-46页 |
·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监测指标体系的提出 | 第34-35页 |
·实施操作标准的确定 | 第35-46页 |
·建议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3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