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7页 |
| 前言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5页 |
| 第一节 昆虫信息素的研究 | 第10-16页 |
| 1 信息素的提出和定义 | 第10-11页 |
| 2 雌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 | 第11-14页 |
| ·性信息素的合成、释放与生殖隔离 | 第11-13页 |
| ·影响性信息素释放和传播的环境因素 | 第13-14页 |
| 3 雄蛾对性信息的接收和行为反应 | 第14-16页 |
| ·雄蛾对性信息素的接收 | 第14-15页 |
| ·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 | 第15-16页 |
| ·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| 第16页 |
| 第二节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| 第16-21页 |
| 1 害虫监测 | 第16-17页 |
| 2 害虫诱捕 | 第17-20页 |
| 3 干扰交配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节 前期应用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| 第四节 性信息素的优点 | 第22-23页 |
| 第五节 应用前景与展望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章 小菜蛾性诱芯田间应用研究 | 第25-39页 |
| 第一节 小菜蛾性诱芯与雌成虫的诱蛾力比较试验 | 第25-27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材料 | 第25页 |
| ·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3 讨论 | 第27页 |
| 第二节 小菜蛾性诱芯单诱盆诱蛾量与田间蛾量关系 | 第27-29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页 |
| ·材料 | 第27页 |
| ·方法 | 第27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3 讨论 | 第29页 |
| 第三节 不同诱盆数量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控制效果 | 第29-31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材料 | 第29页 |
| ·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3 讨论 | 第31页 |
| 第四节 连续应用性诱芯诱盆控制田间小菜蛾种群试验 | 第31-32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材料 | 第31页 |
| ·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页 |
| 3 讨论 | 第32页 |
| 第五节 小菜蛾性诱芯迷向作用试验 | 第32-34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材料 | 第32-33页 |
| ·方法 | 第33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3 讨论 | 第34页 |
| 第六节 小菜蛾性诱芯诱盆、迷向作用及 Bt杀虫剂三种防效比较试验 | 第34-36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·材料 | 第34页 |
| ·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5页 |
| 3 讨论 | 第35-36页 |
| 第七节 性诱芯在预测预报上的应用试验 | 第36-37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页 |
| ·材料 | 第36页 |
| ·方法 | 第36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3 讨论 | 第37页 |
| 第八节 性诱芯田间应用及示范 | 第37-38页 |
| 1 时间、地点和方法 | 第37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第九节 结论与讨论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| 张思成简介 | 第43-44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44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