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总则论文

我国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1 引言第10-11页
2 假释的概述第11-14页
   ·假释的含义和特征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假释的含义第11页
     ·假释的特征第11-12页
   ·假释的理论基础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假释存在的思想基础:人身危险性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·教育刑理念第12页
     ·刑罚目的综合论第12-13页
   ·我国关于假释的法律规定第13-14页
3 我国假释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假释适用率低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我国假释的运作机制不完善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假释考察制度不完善第16-17页
4 我国假释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第17-21页
   ·我国假释制度的实体法缺陷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我国假释制度关于适用条件的缺陷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我国假释制度关于撤销条件的缺陷第18页
   ·我国假释制度的程序缺陷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假释裁定主体制度的缺陷第19页
     ·假释参与主体制度的缺陷第19页
     ·假释裁决形式封闭性的缺陷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假释检察监督制度的缺陷第20页
     ·假释救济制度的缺陷第20-21页
5 我国假释制度在法律方面的完善第21-28页
   ·从实体法角度完善我国的假释制度第21-24页
     ·丰富我国假释的类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假释的撤销条件第23页
     ·完善假释的考验期制度第23-24页
   ·在司法程序中完善假释制度第24-28页
     ·设立独立的假释委员会专司假释工作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重视罪犯的人格考量、再犯预测机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增加假释程序的启动主体第26页
     ·引进假释听证会制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假释救济程序的完善第27-28页
6 我国假释制度配套制度的完善——社区矫正制度的推进第28-31页
   ·渐进式推进社区矫正立法第28页
   ·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社区矫正观念第28-29页
   ·培育发展民间组织,构建多种力量参与矫正的格局第29-31页
7 结论第31-32页
参考文献第32-33页
作者简历第33-35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5页

论文共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
下一篇: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保护制度研究